乐文小说网 > 大宋超级学霸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

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


  房间很小,宽不到一米,长一米八左右,房间两边的墙皮已大片剥落,露出里面的青砖,虽然几天前打扫过,但还是隐隐有一股霉味。

  正前方约齐大腿的位置放着一块木板,大小像一扇小门,搭在两块突出的砖块上。

  这块木板可以躺在上面睡觉,也可以当凳子坐在上面。

  在门板上还放在一块更小的木板,范宁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这块小木板应该是桌子,他将小木板拾起,搭在面前的两块砖头上,坐下后正好齐胸,这块木板有着厚厚一层油光,随处可见墨汁留下的污渍。

  想到墨汁,范宁一抬头,只见头顶上挂着一只很陈旧的篮子,他从钩子上取下了篮子。

  篮子里东西不少,有砚台、一支新笔、半块残墨,大半支蜡烛,一块火石,两张糊名用纸条,一瓶浆糊,还有一只盛清水的竹筒。

  这时,一名士兵拎着水桶走来,冷冷道:“把竹筒放在桌上!”

  范宁连忙将竹筒放在桌上,士兵舀了一瓢清水,注满了竹筒,随即又道:“可以把蜡烛点起来。”

  范宁点亮了蜡烛,房间里顿时变得明亮起来,他心中也有了一丝暖意。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天色已麻麻亮,这时,所有的考生都已入场,士兵将考试院大门轰然关闭。

  每条巷子由两名士兵和一名监考官负责,在巷子尽头第一号是厕所,里面放着一只粪桶。

  二号和三号永远是最可怜的,他们与粪桶比邻而坐,不得不忍受刺鼻的恶臭。

  不过省试就好得多,靠近粪桶的两间考号不安排考生,但解试还没有考虑那么多,总有考生会不幸抽到粪号。

  这时,远处的钟声敲响,这是要求开始准备。

  范宁这才发现墙边有一根细绳子,原来外面还挂着一个铃铛,拉响铃铛,监考官就会过来。

  赵修文给他们说过,只有上茅厕、交卷时可以拉铃,其余没有什么特殊事情尽量不要拉铃。

  否则被监考官盯住,给一个考风不良的评语,会影响到审卷官评审卷子的。

  解试有很多细节,稍有不慎就会中招,每个考生都需要小心翼翼,从这个程度上来说,解试比一场战争还要令人紧张。

  这时,监考官开始发试卷,每人四张纸,其中两张正式考卷,另外两张是草稿纸。

  今天是解试第一天,考议论文,明天考对策文,而后天考默经和诗。

  时间都是一样,四个时辰,其中议论文不得少于千字,而对策文不得少于一千五百字。

  蜡烛已经灭了,放进篮子里,范宁不慌不忙开始研墨,耐心等待着正式开考的钟声敲响。

  ‘咚——咚——’

  低沉的钟声沉闷敲响,大宋皇佑二年的解试终于拉开了序幕。

  士子们先提笔在卷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籍贯和考场号,又在左上角写上卷号。

  这时有铃铛‘当啷!当啷!’传来,这个声音令每个士子都摒住了呼吸,这是报题声,题目只出现一次,看不清就得拉铃了,可那样势必会引起监考官的不快。

  铃声到了范宁面前,士兵出现了,他举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就是今天的议论题题目。

  《春秋无义战》

  果然和自己脑海中的记忆一样,没有偏差,范宁稍稍松了口气,提笔在稿纸上写了下今天的议论文题目:《春秋无义战》。

  这是《孟子.尽心》中的一句话。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伐,上伐下也,敌国不相争征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道义的战争。最多也就只是这一国或许比那一国要好一点......

  关于怎么理解孟子这段话,一直有各种注释。

  孙子在《孙子兵法》一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范宁却想到了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这段话的理解。

  《春秋》每书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

  不过从范宁的个人态度,他并不是很赞成孟子这番话。

  没有春秋的混战,怎么会有战国七雄?没有战国七雄,怎么会有秦朝的统一?没有大一统的基础,怎么会有中国的再一次崛起?

  历史自有其规律,要是大家都遵从义而不战,诸侯国们和和气气保持两千年,那后世的中国就是一盘散沙。

  从历史唯物论来说,春秋确实无义战,但这种战争却是必须的。

  不赞成归不赞成,但范宁还是要遵从大义,写一篇能让他得高分的议论文。

  这篇文章范宁已经准备很久了,略一沉吟,范宁在稿纸上写下了他的议论文。

  虽然宋朝的议论文并不像明清八股文那样拘泥于格式,但在科举中,一般都会开宗明义,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也是没有办法,审卷官要面对成千上万的卷子,一般不会有太多耐心仔细帮你推敲,一般看到一半,考生还在啰啰嗦嗦,不知所云,这种卷子就直接判死刑。

  必须在开头两三句话就抓住审卷官的眼球。

  范宁之前至少准备了三个方案,他一直拿不定主意,这一刻他最终决定,用朱熹的注解来作为自己的开头。

  《春秋无义战》

  《春秋》每书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

  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

  夫所谓义战者,必其用天子之命者也,敌国相争,则无王矣。

  人称之斯师也,何义哉?

  此《春秋》尊王之意,而孟子述之以诏当世也。

  盖曰,夫《春秋》何为者也,夫《春秋》假鲁史以寓王法,拨乱世而反之正,如斯而已。

  .........

  范宁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了一千五百余字,停下笔,他估计一下耗费的时间,居然只用了大半个时辰,这让范宁颇为得意。

  但一气呵成的只是创意,要写成一篇好文章,必须不断的修改,精炼,千锤百炼才能成功。

  范宁又沉下心,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起来。

  .......

  ‘当!当!当!’

  钟声响起,午休的时间到了,士兵开始给每个房间发放午饭。

  午饭非常简单,每人两个萝卜丝绞肉馒头,一碗菜汤。

  这也是考试院最让人诟病之处,这顿午饭外面最多卖八文钱,就算三顿也才二十几文钱,可考试院居然收每人百文钱的午餐钱。

  不免给神圣的科举也染上了一丝铜臭。

  中午也是考生摇铃不受限制之时,不断有考号铃声响起,要求上厕所。

  监考官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每个考号的学生进出。

  这时,二十四号的铃铛响起,一名士兵跑了过去,不多时,士兵又跑到监考官面前低声道:“烦请考官去看看吧!”

  监考官眉头一皱,又有什么问题,卷子不够,还是笔墨不足?

  他快步来到二十四考号门前,只见里面的考生正用糊名条小心地将名字一行贴住。

  “你要做什么?”监考官有些不高兴地问道。

  “启禀考官,学生请求交卷!”

  “交卷?”

  监考官一下子愣住了,“现在交卷是不是太早了?”

  范宁淡淡道:“学生早就做完了,一直在等过正午,现在应该可以交卷了。”

  午休钟声敲响就是午时正,按照规定,正午过后学生可以交卷。

  事实上,到了午时正,考试时间已经过去三个时辰了,还有一个时辰就要结束,这时候交卷已经影响不大。

  监考官点点头,“稍等一下,午休结束后,我来收卷!”

  午休只有一刻钟时间,很快巷子里就安静下来,学生们飞快地吃完午饭,又开始奋笔疾书,离交卷只有不到一个时辰,大家心中都开始焦急起来。

  监考官这才背着手来到二十四号考房前,对范宁慢慢吞吞道:“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可以收回交卷的请求!”

  范宁将卷子交给考官,平静地说道:“学生已经检查好了,确认交卷!”

  “好吧!”

  监考官接过试卷和稿子,闪开一条路,“你可以离去了,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别人。”

  范宁背上水壶,拿着浮票和考牌,迅速走出考号,向大门处快步走去。

  监考官望着范宁远去的背景,暗暗摇头,又看了看他卷号,丁六七三,原来是童子试考生。

  监考官倒有了几分兴趣,开始细细读范宁写得议论文,只读了几句,便被吸引住了,忍不住细细读了下去......

  范宁并不是第一个考完的士子,他走到考试院门口,正好看见两名学生走出了大门。

  这两人他都认识,都是长洲县童子试考生,一个是江峰,另一个则是姚曦,没想到他们也早早交卷了。

  范宁走出大门,正在大门外等候的赵修文呆了一下,他刚刚看见江峰和姚曦走出来,郭云满脸怒容地上去质问他们。

  没想到范宁也出来了,要知道范宁是他最看重的学生,也是这次童子试吴县唯一的希望。

  童子试和普通的成人科举不太一样,童子试不仅是士子们自身的荣耀,它更代表了一个县的少年学生,是官府推荐的县士,是官员在后续人才培养上的直接体现。

  可以说,范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县令高飞和县丞杨涵仕途,可就是这样一个令赵修文无限期待的县士魁首,竟然提前一个时辰交卷了。

  饶是赵修文涵养极好,但也终于忍不住,疾步上前问道:“范宁,怎么回事,怎么现在就交卷了?”


  (https://www.lewenvuxs.com/14/14430/42933000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