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南明副榜举人免费观看 > 第294章 书生费密

第294章 书生费密


  在将主要精力放在分级学堂教育的同时,杨轩也没有放松对军政人才的培养。

  前世黄埔军校如雷贯耳,但很多人不知道孙中山在创立黄埔军校的同时,更是创立中山大学,以培养军政人才。

  去岁驱逐鞑子光复CD府的时候,杨轩就有这种打算,琢磨着将CD贡院改造为地方技术官员的摇篮。

  在对传统私塾教育改造的同时,四川民政学院也计划在八月上旬开学授课。

  由于有武备学堂示范效果,民政学院招生一推出就受到众人热捧。

  三年前武备学堂在顺庆府面向军队,面向地方招生,大家不以为然,那些大字不识的丘八能够有什么出息?

  结果大出众人意料之外,经过半年培训之后,很多大字不识的丘八做事有条有理,言谈之中透露出自信,更重要的一个个带兵一把好手,上了战场连战连胜,令人刮目相看。

  经过三年时间,过去很多低级军官多成为把总、千总,有的更成为将军或者地方指挥使,让人十分羡慕。

  前面有武备学堂示范,这次军政学院招生消息刚刚传出,在四钏士林再次引起轰动。

  这其中,费密就是其中一个人,现在摩拳擦掌准备有一番作为。

  看到费密跃跃欲试准备参加考试,知县显得不以为然道:“费先生,你与侯爷同窗,不需要走这条路,完全可以像张琅诸人一样投入幕府,建功立业啊。”

  费密陷入一阵沉思,想到去岁与杨轩见面场景,想到这几个月点点滴滴,内心感叹不已。

  去岁大败鞑子杨轩回师CD府,稍待政务理顺之后,这天带着三五个随从来到锦江书院,看望昔日同窗。

  费密等人将其迎入大厅之中,待大家坐好之后,说出自己想法。

  如今百废待兴,教育为先,现在书院破旧不堪,期望能够捐献一点银子重修校舍。

  杨轩笑了笑,看着对方道:“此度兄,募捐之事好说好说,大家不是疯传我劫了豪格大营,有点银子。

  这银子啊,放在库房里面又不会钱生钱,当然是给大家花的啊。

  不过,此度兄,听说流寇入川,你曾经被盗匪抓了,怎么现在又回来了?”

  费密呵呵笑了笑,说道:“子修兄,不要转移话题,书院这样破旧,你说说,你准备花多少募捐多少银子?”

  大家想不到对方如此大方,纷纷高声叫嚷,有声言要十两银子,有声言要一百两银子,最多最多的,喊出五百两银子。

  见对方笑而不语,费密推了推说道:“子修兄,我等知道你不同往日,当日在书院里面你拿着两个铜钱捂半天,但你现在与往日不同啊。

  上个月你大赏三军,听说足足花了四十万两银子。

  你也曾在书院求学,这修缮书院,这银子你可舍不得不出啊。”

  杨轩笑了笑,看着众人道:“各位兄弟,过去在书院,小弟有一个雅号小赵括。

  各位兄弟,数年不到,小弟为何能从一介穷书生署理四川巡抚,为何如此?”

  有的人眉头紧皱,特别是想到自己今日窘境更是如此,场面稍显肃穆,良久费密拱手道:“愿闻其详.”

  从案几上拿起杯子,抿了一口,杨轩站起来,侃侃而谈。

  从书本知识谈起,到这几年感受,最后当然重点落到自己未来打算。

  杨轩显得情真意切,告诉大家,自己今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先祖曾经留了二十余亩公田,族人能够聘请私塾老师教育大家识文断字。

  主要是因为自己博览群书,而非死读四书五经教义,主要是因为自己贴近民生,发现社会大弊,身体力行,从被人嘲讽的市掾(古代市场管理人员)地保做起,如此方有如此成就。

  现在鞑子虽然已经退走,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自己需要重建军队,需要各级官府需要建立自己的小内阁,地方基层也需要建立乡公所、厢坊公所这类基层组织,地方更需要兴办义学,教大家识文断字,不做睁眼瞎子,现在需要太多太多人才,需要大家帮助。

  迎着大家热烈的眼光,杨轩笑称,自己读书治学不如费密严谨,书院同窗都是地方翘楚,目前缺的是历练,如果大家能够投入重建之中,或者入伍,或者入仕,或者到地方教书育人,在未来大家成就多不在自己之下。

  杨轩现在署理四川巡抚,当众说出这种话,揽才之心溢于言表。

  锦江书院的最差也是一个秀才,大家多熟读四书五经,与那些举人进士相比,稍稍差一点的是做文章火候,或者是运气。

  大家寒窗苦读,梦寐以求的是出来做官发财,或者实现自己内心深处那朴素的报复。

  现在听杨轩意思希望大家出仕众人纷纷响应,在这世上又有谁嫌自己官小呢?

  费密选择从政,本来以为能够坐一个知县,谁知道分配到偏远山区成为一个户房书吏。

  费密自负平生才学能够经世济民,现在居然这样一个结果,内心愤怒可想而知。

  本来有心不去,家人一再劝诫,最后才来到重庆府内江县。

  知县三十余岁的童生,没有多少文墨,听到费密到达后,当即将其请到二堂。

  谈起新政,王知县赞不绝口,连番驳斥世人对大人种种污蔑。

  过去朝廷征收三饷,地方层层摊派,一亩地缴上四五钱银子,老百姓种地根本不划算,即便在CD平原这样富庶地方大家多逃荒。

  现在虽然有照顾读书人,秀才减免一担粮食与一人丁赋,举人减免三担粮食一人丁赋,除此之外大家一样纳粮,每亩不过稻谷一升,每丁不过一钱二分。

  大人施行仁政,但有的读书人造谣生非,硬说大人横征暴敛,这是什么道理?

  ………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费密最初不信,其后几天方恍然大悟。

  前一个月在县城,每天跟随一个衙役到街道执勤,种种见闻让人触目惊心。

  先是按照户房登记薄对县城各个商铺、店铺进行核对,与过去那种书札不同,户房有一个总表,分门别类记载店铺信息。

  这天走进一家粮店,粮店老板虽然叫苦不已,声言现在生意不好做,每天起早摸黑的,刚刚图一个温饱。

  过去官府从来没有征收税赋,现在要登记缴税,真的生意不好做。

  见对方连番抱怨,连一起公差都显得颇为不满,嚷道:“掌柜的,你真会叫苦啊。

  洪武爷订下三等九则标准,你说说,你这个店铺,一年销售东西有没有两千两银子?”

  费密揉了揉自己眼睛,以为是老刘乱说,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店铺一年怎么可能超过两千两银子?

  兄弟们做事比较厚道,将对方年收入只报了一千两银子,如此少了很多银子。

  令人吃惊的是掌柜也不敢分辨,口口声声声只是现在生意不好做,不像过去太平年月,如果在太平年月每年缴上二十两银子没有什么?

  老王呵呵笑了笑,摇头道:“掌柜的,你,你的身家大家不是不知道,过去你虽然很少缴纳赋税,但你贿赂官员的,何曾少了这二十两银子?”

  说道这个,胖掌柜来劲了,过去每年光份子钱要交上二三十两,这还不包括逢年过节,新官上任的时候花费。

  老王一听连声哈哈不已,现在不需要上交份子钱,现在只需要缴纳税赋,正大光明的,对大家都好。

  掌柜没有说什么,半道上费密问起份子钱,原来是过去官府合法收益,城里官差每年光份子钱就能够收上三五十两,如果论起其他收入,那更多了。

  费密目瞪口呆,想不到这样一个粮店一年居然有如此大的收入?

  官府征收商赋,想不到下面打了折扣,明明两千两一年的收入,报上去不过一千两,如此税赋少了一半。

  费密正在沉思,但随后被老王一句话壹住,比起集市上大爷,码头上上大爷,那才叫小巫见大巫。

  来到码头上,一艘艘乌篷船靠岸,两三个差役在码头征收税赋,没有缴纳关赋的需要缴纳关赋,已经缴纳的则不需要重复缴纳。

  每艘船靠岸,船老大跳上岸放下船锭,然后上报运的什么,价值多少?

  差役简单查核一番,对一些价值不符的进行核对,然后根据大项缴纳税赋。

  但明眼人发现,这些船老大数额常常少报,差役也不太深究,撕票缴费了事。

  看着港口停泊了三十余艘船,听老王说起过去轶事,费密目瞪口呆。

  过去码头归城中何大爷管,所有靠岸的,少则三五分,多则二三钱银子,特别是在赶集时节,一艘艘装满茧子船只驶过,每艘船足足收上五六钱银子。

  由于管着城内最大码头,何大爷家财万贯,良田千亩,每年光向衙门交的份子钱就足足两百两之数。

  …….

  如果最初还颇为疑惑,不论是在城里,还是在乡间,费密才发现小册子所说的千真万确。

  感叹之余,想起朝廷过去加征三饷,官府层层摊派,正如杨轩所说那样,这些民脂民膏本来应该用官府统一支配,但被这些豪绅、官员所贪墨。

  ……

  流民逐渐安顿,作为乡长的费密最初感到惊讶,一个乡足足安顿了一百多流民,有的流民有钱不愿向官府贷粮食,有的没吃的贷了粮食安顿。

  这几个月费密隔三差五的流民安置点跑,最初担心这些流民作乱,但半个月相处,发现大家多是老实本份的农民。

  大家吃得非常差,多半将贷来的粮食熬成米粥喝,连同山里面的采集的野菜吃。

  谈起为何成为流民,大家一个个悲愤不已,过去大家也有一个温暖的家,也有地,但官府横征暴敛层层摊派,每亩土地征收到三五钱银子,再加上地里粮食歉收,种地根本不划算。

  虽然其他地方非常乱,但本地地方安定,这在过去难以想象。

  除此之外,大家对官府特别不信任。

  一个劲询问,所贷粮食将来本息是不是交通要道上写的那样多?

  地里田赋是不是良田一亩稻谷一斗?

  更关心的是官府是否征发异地劳役?直言如果家中顶梁柱被征发劳役,那么这一家就这样散了。

  现在听到四川民政大学,费密本来期望在基层多做一年半载,但实在经不起家人劝诫,经过三轮考试,方成为首批学生。


  (https://www.lewenvuxs.com/205/205705/41617765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