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 第203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番外1)

第203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番外1)


第203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番外1)

        {此为《八零极品小姑子》番外,莫要搞混哦~}

        一年一度毕业季。

        毕业班学生的宿舍里随处可见行李包裹,随着就业分配临近,大家即将各奔东西。

        徐茵所在的物理专业,三个班一共才七个女生,被外系戏称为“七仙女”,正好凑了一个宿舍,而她是唯一读研的,还是保送。

        实在是,这四年的成就太瞩目了。

        大一刚进来,很多新生都还在适应阶段,她就以太阳能农耕机的设计图纸,破格进了学院实验室,还被教授带着参与到了国家重点投资的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当中。

        之后三年,不知该说是实验室带飞了她,还是她带飞了实验室,凡是和太阳能沾边的——比如说一开始为了爹妈干活轻松想出来的便携式农耕机、又比如断电了也能不受影响的太阳能发电机,还有最近交上去的太阳能汽车设计图——她都一通百通。

        保研对她来说仿佛是件再轻松不过的事,甚至中科院那边都想提前招揽她过去上班。

        一个宿舍同进同出,看她这四年过得顺风顺水、没毕业就有中科院这样的大牛单位抢着要;其他人呢,只能等着学校安排——运气好分配个好单位,运气不好有可能去经济远不如帝都的穷地方,能不羡慕么。

        但也仅限于羡慕,差距大了,嫉妒都嫉妒不起来。

        寝室长叶梅一边帮徐茵收拾行李、一会儿搬去研究所宿舍,一边长吁短叹:

        “茵妹啊,这一别不知哪天才能再相见,春城离这儿天高水远的,我怕是难有机会再来帝都了,将来我的孩子要是考上了帝都的学校,你可要帮衬帮衬啊。”

        正琢磨哪些带回家、哪些带去宿舍的徐茵,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陈美娥噗嗤笑道:

        “老大,你想得可真远,才毕业就想到孩子上大学了。我姐夫在哪儿呢?天上飞被你抓下来了?”

        凡是在宿舍的都乐了。

        叶梅自己都忍不住笑:“我就那么一说,谁让咱们七姐妹,就茵妹留在帝都呢。我不托付她托付谁啊。”

        “那也可能考到河海来啊,你咋不托付我呢。”分配到河海机械厂的卢春群打趣道。

        “对对对,反正不管将来我孩子考到哪里,只要是你们在的城市,都要帮衬啊。我也一样,你们家孩子来春城读书,住我家都行。”

        一帮人嘻嘻哈哈闹了一通,徐茵的行李也收拾好了。

        她买了今天傍晚的火车票,回家看望爹妈去。

        七月下旬有个行业研讨会,导师让她跟去旁听,之后不出意外就要跟着导师进实验室了。

        因此今年暑假可没有两个月那么爽,撑死二十天。

        大部分行李搬去了研究生宿舍,手上就一个装着换洗衣服的行李袋。

        扩容书包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躺在系统仓库里,背四年不换担心被同学看出端倪。

        而让她花数千能量点兑个其他款式的扩容背包又舍不得。

        这四年,她靠着骑自行车、帮农学院开拖拉机、农耕机赚了些能量点,倒是也够兑个扩容背包的。

        但就是舍不得。

        有那能量点,兑什么不好?

        给老爹多兑点西瓜种子或是其他的蔬菜瓜果种子不香么?

        临别前,挨个和室友拥抱了一下。

        叶梅有一点没说错:这一别,山高水远的,再见面不知道要等啥时候。

        毕业季最泛滥的就是离愁别绪。

        “我喜欢旅游,有空会去看你们的。”徐茵拍拍她们的肩。

        她这四年,没少往外跑。

        除了寒暑假要回家,五一、国庆这种小长假,除非被教授拎去实验室,一般都会去周边城市逛逛。

        一来看看八十年代初的北方城镇,二来满足一把自己的收集癖。

        天晓得下一个迎接她的小说世界会是哪里。

        既然系统仓库跟着她走,不做准备是傻蛋。

        遇到好物资就囤,囤多了就适当卖点,赚点零花。

        总之,不论在哪儿都不亏待自己。

        她到过距帝都最近的草原,品尝并买了许多草原特产,奶酪、奶片、牛羊肉是最多的。

        系统仓库里躺着一头尚且冒着热气的烤全羊,另外还有上百斤的牛羊肉,有生肉,也有熟制的肉干。

        到过繁忙的津市港,尝过那里的麻花、包子、煎饼果子,买了许多后海村见不到的海螃蟹、皮皮虾、舌鳎、白鲳、大对虾;

        也到过古代帝王最爱去的避暑胜地——承德,囤了一批好吃又耐饥的驴打滚、鲜花玫瑰饼,还有用矿泉水和杏仁熬制的据说在古代只有皇帝、后妃、王公贵族才享用得起的杏仁露;

        还到过栾城古镇,那里的驴肉火烧是一绝,还有驴皮阿胶、荷叶鸡、卤煮鸡、羊肠汤,若嫌腻就来份当地特色的酱菜……

        总之,帝都周边适合旅游的城镇,这四年来几乎被她踏遍了。

        学校发的奖金、奖学金,除了给爹妈买点礼物,剩下的基本用在这上头。

        别人的大学生涯充不充实不清楚,反正她四年大学过得既充实又满足。

        接下来还想去南方走走看看,就是不知道导师肯不肯给她放足大小长假。

        “茵妹你下次放假来河海玩吧,我带你吃河海特色的小吃去!”卢群春说道。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邀徐茵去她们工作所在的城市。

        “好好好。”徐茵全都答应下来,“等放假了,只要不回家就去你们那里,到时候别嫌我烦就好。”

        寒暄了一番,徐茵才跟她们道别。

        ……

        徐家村这四年变化相当大。

        家家户户养上了稻花鱼,一年两季水稻,稻花鱼也跟着收获两季。

        别的村见了眼红,第二年开始跟着养,可惜都没有徐家村养出来的肥美鲜嫩。

        沙地西瓜也是,其他村镇明明也有沙地,明明也学徐老爹用塘泥沤肥,但种出来的西瓜,就是没有徐家村的好吃。

        渐渐的,稻花鱼和西瓜成了徐家村的特色。

        每到稻花鱼和西瓜成熟的季节,就有数不清的采购商争先恐后地跑来村里抢购。

        徐家村的村民,连村子都不用出,就把地里的东西销出去了。

        包括大米——稻鱼共生的早稻米,松软清香、养胃易消化;晚稻米晶莹剔透、口感软糯,比市面上卖的本地普通大米不知优质多少倍。

        收购价哪怕贵上五分、一毛,也有的是人买。

        徐家村成了平阳县最先富起来的村庄。

        政府看到了徐家村的潜力,次年接到上头下达的修路任务后,优先给徐家村修了一条贯穿全村、直通县镇的硬化水泥路。

        那之后,徐家村田地里的产出,销路更广了。

        徐家村成了平阳县有名的先富村,迄今为止,已经接连两年被评上示范村了。

        如果说平阳县最先富起来的是徐家村,那么徐家村最先富起来的就要数老徐家了。

        一栋精致的两层洋楼矗立在硬化水泥路的北面,青砖院墙、红漆大门、门口两棵金银桂树。

        这是前年盖起来的。

        原本养殖稻花鱼的第一年就能翻盖新屋,可一下子承包了二十亩沙地,徐母担心种砸了没收成,就攒着钱没舍得盖。

        没想到次年夏天,二十亩沙地西瓜卖脱销,三亩水田的稻花鱼也大获丰收,老徐家脱颖而出,成了徐家村第一个万元户。

        兜里富裕了,谁还满足于翻新旧房?直接推倒盖起了红砖黑瓦的洋楼。

        二楼还设计了个凸阳台,中间外延了一部分,扩成了大露台——夏天乘凉好地方。

        原先的正屋、厢房被三大间的二层楼房取代,地基要比院子高小半米,设了三个台阶,以免暴雨时雨水倒灌。

        院子里浇上了水泥,稻子成熟时,不用再急吼吼地去晒谷场抢位子了,自家门口就能翻晒。

        古井由原先的扔桶打水式,改成了按压式,离井不远还浇了个方便洗菜的水泥水槽。

        走进楼房,西屋通间都设计成了粮仓,窗户比较小且离地两米半以上,保证了仓内干燥通风。

        堂屋是南北通透的大客厅,实木打造、布艺坐垫的四人长沙发和两组单人沙发,同色木料的宽大茶几,靠墙是一组多功能的食品柜,陈列着徐茵旅游时淘得的摆件以及待客用的烟酒糖果等。

        正对沙发的五斗柜上,摆着一台时下最新的熊猫牌电视机,别看只有十七寸,这已经是市面上最大的了。

        徐家村买得起这台电视机的,数不出一个手掌。

        而其他村,十四寸电视机的拥有者都还是少数。

        楼房后面依然是老徐家的自留地,但起新房时重新做了规划: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干净小道从楼房通向后院,将后院分成了东西两半,东边是琳琅满目的菜园、西边是鸡鸭舍和工具房。

        传统茅厕改建成了沼气池,来到这附近,不再像以前总是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臭味。

        后院出去不远就是她家的水稻田,尽管只有四亩,但随着稻花鱼养殖越来越有经验,以及稻种全部换成了杂交稻,亩产量几乎翻倍式增长。

        稻花鱼也从原来每亩三四百条的养殖量,扩增到了如今的八百条左右。

        再多也不是不行,但徐茵觉得一亩田满满当当都是鱼,对鱼的生态环境来说,未必是好事。

        老徐家承包的那二十亩沙地,每年的西瓜亩产,从第一年的八千斤增长到现在的一万五千斤,让老徐家成了村里头一个万元户、盖起了独一份的气派洋房,怎会没有人眼红?

        可谁让当初大家伙都嫌弃这寸草不生的贫瘠沙地呢。徐老爹承包时,还暗地里笑话他,巴不得他多包几年,家家户户好分点钱,如今哪怕闹着要重新分田,这二十亩沙地也不会归入分田行列。白纸黑字的承包合同可不是儿戏。

        “金花,你家茵丫头今年毕业了吧?工作分配在哪儿啊?像她重点大学毕业,应该不会回平阳吧?”

        徐母一大早像以往一样来到水稻田看稻花鱼,碰到了李老根的婆娘。

        “我家茵茵啊,保送研究生了,还要继续往上读,工作早着呢。”徐母骄傲地挺了挺胸脯。

        “啥?还要往上读?大学不是最高学历吗?”

        “谁说的?上头还有呢。除了研究生还有博士生,再上头还有什么来着?我不记得了,但肯定有,否则叫什么学海无涯。”

        李老根的婆娘听了直咂舌:“乖乖!你家茵茵这是要一直读下去啊?那得花多少钱?”

        培养个大学生都不容易,老徐家居然还要供闺女继续往上读。

        “茵茵读书好,学校免了她学费,反过来还有各种奖金、补贴,大学四年,不仅没花家里的钱,还往家里买这买那,电视机就是她给买的,上回来,还说想给家里买台洗衣机,被我骂了一顿。”

        嘴上说着骂,徐母的表情可一点都没骂的意思,相反特骄傲。

        谁家孩子有她家茵茵这么成器?读大学不仅没花钱还挣钱!

        李老根的婆娘:“……”

        还真是头一次听说,读书不仅不花钱,还往家里搬钱。

        可她能说什么?可劲夸就对了。

        话说回来,老徐家的闺女确实出息,不光读书好,还给家里想挣钱的营生。稻花鱼是她想出来的,沙地肥田法也是她想出来的。没有她,徐家村不可能有现在的发展势头。

        “金花婶——”

        隔着两亩田,谁家的小媳妇在唤她。

        “啥事儿啊?”

        徐母扬声问。

        “你家茵茵回来了!”

        “啥?茵茵回来了?”徐母立马往家跑。

        李老根的婆娘也跟了上去。

        她本想探探耿金花的口风,看徐茵分配到哪里。要是回平阳县的话,有心给她娘家的侄子牵个媒。

        她娘家侄子中专毕业分配到县里的电机厂,虽然目前只是个小小的技术员,但毕竟是国有单位,前途大着呢。徐茵再聪明、能干,终究是个姑娘家,到年龄总要找对象结婚。

        她娘家侄子现在虽然只是个技术员,但要不了几年就会成为工程师,跟徐茵不是挺般配么?没想到她保送了研究生,还要往上读。

        额滴娘啊!再读下去,都成老姑婆了。金花居然一点都不着急……

        徐母要是听到她的腹诽,一准回她一句:皇帝不急太监急!

        她闺女可是文曲星下凡,将来的成就大着呢!婚姻也不着急,谁见过神仙匆匆忙忙结婚生子的?


  (https://www.lewenvuxs.com/2219/2219533/11674850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