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医汉 > 第 183 章

第 183 章


霍善急了,想抢回卫青手里的面饼,卫青却没让他得逞,径直往面饼上咬了一口。

一股辣意直冲鼻腔。

卫青平日里连饮食都是比较清淡的,哪里尝过这样刺激的味道,一时间眼眶都给辣红了。

他转过头去,不想在两个小辈面前露出狼狈的一面。

霍善本来是兴致勃勃想看刘彻吃超辣面饼,没想到居然会坑到自家舅公,登时又是愧疚又是难过。

他忙跑过去抢走卫青手里剩下的面饼,说道:“这个不好吃,舅公你不要吃了。”

卫青见霍善一脸紧张地把那面饼藏到背后,显见是已经认识到这种玩笑不能随便开,便说道:“我没事,就是呛到了。”

霍善回想着袁枚是怎么哄自己的,忙又跑去端来杯牛乳饮子供卫青解辣。

卫青接过那奶香味十足的牛乳饮子,只觉这孩子本性还是好的,只是被惯得胆子太大了,什么事都敢干。

想到这里,卫青不由看了眼旁边的霍去病,没错,就是这小子给惯的。

接收到卫青谴责眼神的霍去病:“?”

知道了,我不是你最疼爱的外甥了。

以前我还小的时候,你做什么事都愿意带着我,现在我有娃了,你的爱也转移到娃身上了!

霍善没看明白他舅公和他爹之间的眉眼官司,在旁催促他舅公快点喝牛乳饮子,喝完就不辣了。

他一开始被人骗着吃这东西的时候,就是喝牛乳饮子给压下去的!

卫青:“……”

怪不得这孩子会想到拿这东西去骗别人吃,原来是自己被人骗过。

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看大人平时做什么他就会学着做什么。

卫青觉得自己该找个时间跟霍去病聊聊小孩子的教育问题。

尤其是在小孩子交友方面一定要好好把关,小孩子分不清善恶,你大人难道还分不清吗?你得帮他们筛选好平日里能接触到的友人。

刘彻饶有兴致地在旁边看霍善哄他舅公,等卫青看起来没事了,他才问霍善:“这就是你想让我尝的新鲜吃食?”

见霍善没有再动手给自己涂辣酱的打算,刘彻反而来了兴致,自己拿了片面饼往上头抹了层薄薄的辣酱,边抹还边说,“我倒要看看这能把我们大将军辣哭的酱料到底是什么味道。”

霍善见刘彻很鸡贼地只浅抹了一点,特别想上手给他糊上满满一勺。

可想到卫青刚才强行吃了一口,霍善就郁闷地压下了这个想法。

他现在看出来了,想祸害刘彻是越不过他舅公去的,毕竟他舅公是大司马大将军,又是刘彻这次巡幸的安防总负责人,要是刘彻出点什么事全得算他舅公头上。

霍善只能眼也不眨地看着刘彻把自己抹了喇虎酱的面饼送到嘴边,期望刘彻是个特别不能吃辣的。

听袁枚说,他老家杭州那边就有很多人一点辣都沾不得,所以辣椒这玩意在他们老家那边很不吃香。

这也很正常,像袁枚他们吃东西经常只图个鲜字,

而辣椒的味道又极其霸道,随便放上几颗就能掩盖掉食材本身的鲜。

所以!

万一他姨公天生不能吃辣呢!

可惜刘彻还是让霍善失望了,他尝了口还热乎着的辣烤饼,只觉最初的辣意消退之后便格外地香。

还真和霍善说的那样,只消抹上那么一点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新风味。

刘彻夸道:“你倒是没欺君,这喇虎酱确实很不错。”

霍善本来还郁闷没看到刘彻被辣哭来着,听刘彻夸起了喇虎酱,立刻又精神抖擞起来。

他凑过去乐滋滋地说道:“对吧,对吧,你也觉得很好吃对吧?可惜师父不让我多吃,说是小孩子不能吃那么多辛辣之物。

当然了,你们大人也不能!”

既然他这个小孩儿不能多吃,那大家都不能多吃才公平!

所以霍善有样学样地给刘彻他们讲述“人不能贪嘴”

的养生道理。

刘彻伸手捏了捏霍善那软乎乎的脸蛋,揭穿他刚才暗自酝酿的阴谋:“那你还给我抹那么多?”

霍善:“……”

霍善气鼓鼓地把刘彻的手扒拉开。

这坏蛋姨公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刘彻心情颇好地就着霍善那气呼呼的模样把剩下半张面饼给吃完了,洗净手让霍善带自己在太守府溜达溜达。

霍善一向是很好客的,尤其爱给人展示自己平时都在捣鼓什么宝贝。

比如他这太守府中的空地都被他折腾成菜圃(虽然一般都是别人负责日常维护),他最爱和人讲自己都在这些分散在府中各处的散装园圃都种了些什么。

这里头很多作物其实都是在暖房里过的冬,还是最近天气暖和了才移栽过来,方便霍善每天没事干的时候被忽悠去拔拔草抓抓虫。

这么小的娃儿,想让他一整天都坐在屋里读书时不可能的,还不如给他找点可以充分活动腿脚的事情供他玩耍。

霍善就给刘彻重点介绍今年江夏郡准备推广种植的几种作物:棉花、番薯和番稻。

哦,还有新得来的番椒!

这些东西都带个番字,据说是因为它们都是从南边诸番传过来的,但是具体有多南他也不晓得,反正是他们医馆给人治病得来的“诊金”



刘彻倒是记得霍善那个医馆的规矩,说是诊金可以不用给,可以给他带些种子或者种几棵树。

如今新丰县那边的医馆由华佗在那边坐镇,周围已经多出一片矮林了。

想必等霍善任满归去,就可以实现他家门口全是果树的梦想!

只是没想到这一规矩竟真的让李长生他们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推广的作物。

因为这些作物都是南海以南的地方传过来的,所以许多特性都更适合在南方生长。

唯独这棉花却是北方更适合。

刘彻看向那几株刚从暖房移栽出来、已经长得挺茁壮的棉花,笑着说道:“看来你找得比张骞还快,不用他在西域那边到处搜寻了。”

霍善这才想起自己以前和刘彻提起过棉花的事,他眨巴一下眼,说道:“西域那边种别的作物很难活,种棉花和葡萄却是很相宜的,听说吸饱了日光的棉花特别暖和!”

他还给刘彻说起自己正在筹办棉纺班的事,等这批生员学会了棉纺技术,棉花种出来以后就可以直接把它纺织成棉布了!

得亏了黄道婆的及时到来啊。

刘彻道:“黄道婆是谁?”

霍善道:“就是一个修道的婆婆。”

他和刘彻说起黄道婆在很远很远的南边生活了二三十年、悉心学习当地土族的棉纺技术的事。

她从南边归来,带回的东西可珍贵了,从棉花脱籽到棉布纺织她都非常精通!

刘彻没想到霍善还捡到了这样的人才,看来他手头的棉花种子也是从这位黄道婆那儿得来的。

女子不好封官,刘彻便问道:“这黄道婆可有子女或者兄弟?”

霍善如实答道:“她孤身一人,没有家人了。”

刘彻沉吟片刻,说道:“若是她传授的棉纺技术当真有用,你到时候上书给她讨个表彰,再在郡中给她找几个义子义女为她养老送终。”

都说农桑农桑,讲的就是穿衣吃饭,农是吃饭,桑是穿衣,地方上的官吏有责任督促当地黔首勤种桑麻,保证人人都有足够的衣服可穿。

这事儿要是没办好,小则男男女女衣不蔽体影响当地形象,大则许多穷苦人熬不过寒冬活活冻死。

棉花和配套的棉纺技术真要能推广开,那天下黔首的“穿衣吃饭”

问题便又多了一重保障。

刘彻虽然热衷于开疆拓土,却也不会嫌弃自己功绩太多。

棉花的事情办成了,旁人提起千古明君怎么都要算他一份!

对于黄道婆这种来送功绩的人才,刘彻当然是给予最好的待遇。

没儿没女没关系,咱官府出面给你找,保证让你老有所依!

霍善没想到还能这么奖赏有功之人,马上点着小脑袋表示自己记住了。

就算黄道婆不想留下来、不需要他们帮忙找能够孝顺她的义子义女,他也可以多带些好东西陪她老家,好叫她归家路上不至于太劳累。

对待这种技术人才,要从方方面面把每个人的需求照顾到。

刘彻见霍善一脸“学到了学到了”

的表情,笑问:“你这么认真在记什么?”

霍善便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刘彻听。

“对有用的人,我们要不择手段留下来!”

霍善说得掷地有声。

刘彻:“……”

怎么感觉这不择手段不是什么好词?

算了,不择手段就不择手段吧。

霍善开开心心地带着刘彻参观了一圈被他改造(糟蹋)得差不多的太守府。

卫青跟着逛了一圈,感觉这太守府……前衙后衙的空地都被改成大大小小的菜园子。

为了方便霍善义诊,前衙那边还整理了一个巨大的药房

,听说那药房里整理药材的学徒全是慕名来求拜师学医的年轻人。

主要是霍善他们从不藏私,只要他们肯学肯问,霍善和李时珍都会耐心地把其中道理讲授给他们听。

经过半年的发酵,越来越多想学医的人往西陵城这边聚拢过来。

每逢初一十五他们就聚在一起听霍善他们讲课,平时就整理药材或者下乡采药收药以及给人看些寻常病症。

遇到疑难病症他们可以请李前辈他们出手,这就是他们的底气!

霍善是很欢迎这些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来学医的。

他来到江夏郡以后了解了许多事,不能怪江夏郡的人们会信巫,因为整个大汉的医家都太少了,只有少数人能碰上有良心的医者,剩下的人不信巫还能信什么?

霍善当初打击了一批骗子,本来觉得还挺解气的,后来知晓了具体情况以后心里很是郁闷。

这根本不是揭穿几个骗子就能解决的事。

正好走到了药房外头,霍善就很真诚地问刘彻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要怎么做才能让天下有需要的患者都能得到医治?”

刘彻:“……”

你小子是不是见没骗我被辣哭,决定换个办法为难我?!

说实话,朝廷的医疗机构连皇室和官吏都覆盖不过来,要覆盖天下黔首无疑是天方夜谭。

刘彻面不改色地来了个祸水东引:“朕也没什么好办法,不如你好好想想,想好了跟我讲讲。

要是你想的办法可行朕就让你兼任个太医令,由你来解决这个问题。”

霍善不知道太医令是啥官,也不知道这事情到底有多难办,见刘彻说他也没有办法后顿时失望地说:“好吧。”

见霍善变得蔫了吧唧,刘彻伸手把他抱了起来,绕过回廊走到公堂前瞧了瞧悬在上头的匾额,奇道:“这谁写的?”




  (https://www.lewenvuxs.com/2822/2822462/1111092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