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重生之最强人生最新文章 > 第四百章 集资建房(上)(第二更!)

第四百章 集资建房(上)(第二更!)


  魏小范不知道殷俊的真正意思,只是想着香江比内地要繁华许多,就邀请女朋友去玩。

  思索了一阵子,李丹敏遗憾的摇了摇头,“算了,今年恐怕没有时间……我三表哥、五表姐、大堂哥他们都从云贵川那边下乡回来了,今年春节说好了我们两家人都要好好的热闹热闹,我总不能说自己就去香江吧?这可不好。再说了,今年春节你是主角儿啊,他们还要好好的考察你一番呢~~”

  魏小范一听就乐了:“哈哈,他们怕是不敢了吧?上次想要把我灌醉,结果反而被我给灌趴下了!”

  “你还说!一斤多的茅台就这么喝下去,你也不怕肝受不了!我可跟得跟他们打招呼,不能看到好酒就猛灌,这哪儿行啊?”李丹敏嘟着嘴道。

  她也明白,本来自己几个表哥堂哥什么的,是想要考验一下魏小范的酒品,结果没想到魏小范直接抱了一箱12瓶装的茅台出来。

  这个年代的普通人,有多少喝过茅台的啊?而且是这样不限量的喝!

  结果这群表哥堂哥们不但努力灌魏小范的酒,也在自己拼命喝,自然而然就喝得一塌糊涂,满屋子都弄得酒味。

  笑过之后,魏小范道,“说起来,你们团里今天非要让我过去,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儿啊?”

  “我也不知道。”李丹敏摇了摇头,然后她抬手看了看时间,“都4点钟了,我们赶紧过去吧!今晚我妈炖了好吃的,让你早点回去呢!”

  “好嘞!”

  魏小范点了点头,抬手让服务员结账过后,带着李丹敏出了这家涉外酒店的咖啡厅。

  现在临安也没有几个地方可以喝咖啡,李丹敏终究是年轻人,在几次过来喝咖啡之后,也喜欢上了这种情调。

  唱昆曲累了之后,和魏小范来这里坐一坐,喝杯苦涩中带着香甜的咖啡,能很好的放松身心。

  但是这里的价格可不便宜,一杯咖啡能卖到6块钱,而且不能用人民币付款,一杯下去,十分之一的工资就没有了。

  就因为这个,李丹敏一个星期最多让魏小范带自己来一次,其余的时间,不是去逛商店陪魏小范买古董字画,就是去看一看电影,或者是去茶楼坐一坐,那里的大碗茶便宜,一毛一壶,随便你加水。

  涉外酒店距离江南昆剧团并不远,走路二十分钟就到了。

  进了团长的办公室时,李丹敏发现几个头头都在。

  团长张芳芹、副团长田成平、副团长高红、领队主任葛德信,四个人正在小声说着什么。

  看到魏小范和李丹敏进来,他们连忙停止了说话,一个个的站了起来,笑容满面的跟魏小范打起了招呼。

  魏小范来过好多次江南昆剧团,前面半个月是在门外面等人,以后就堂而皇之的、死皮赖脸的等在了里面。

  不过魏小范也不是没有付出过代价,他为江南昆剧团捐赠了一百多套昆剧戏曲服,都是从香江专门定做的,花了30000多块,这可是下了血本。

  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不但没人挡着他,反而经常有人给他通风报信,并且江南昆剧团的人经常在李丹敏面前说魏小范的好话,来了个不错的助攻。

  一阵客套之后,最能言会道的田成平就笑着道,“魏经理,我听说你跟小丹的好事儿快近了?具体什么时候啊?我们这边可得好好准备一下,保证给你们安排个最有纪念意义的婚礼!”

  江南这样的地方,临近大海,自然思维是没有内地那么禁锢的。

  从去年开始,年轻男女结婚的时候,大家聚一聚,闹一闹,已经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了。

  一个省.级的昆剧团说了要操办这么一场婚礼,那可真是给面子到了极点。

  李丹敏听着就瞠目结舌,脸上旋即绽放出了灿烂的神采。

  要知道,李丹敏来以前江南昆剧团之前,是在江南小白花越剧团唱戏的,那时候她是一流的。

  可是选拔到了江南昆剧团,就变成了二流,根本不是受重视的那群精英之一。

  倒不是说江南昆剧团对她就不好了,而是大家凭本事说话,那些唱腔、表演技巧好的演员,当然就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得到更多的演出机会。

  但现在团领导这么说起,如此隆重的庆贺仪式,却是之前谁都没有过的,怎么能不让她欣喜交加?

  魏小范可不是吃素的,这边一下子无缘无故的抛出这么个大礼来,只有证明他们所谋甚大。

  付出得越多,他们就想要收获得越多。

  表面上他憨厚的笑着,“谢谢各位,那到时候我一定给大家包一个大红包!”

  “小范哥!人家团长和同事们,都只是给我一个庆祝而已,你不要那么俗气嘛!”李丹敏有些娇嗔的道,她倒不是不懂事理,不过这样直接说钱,让她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是啊,我们都是自己人,哪里要什么红包的?”张芳芹笑着摇手道。

  然后负责演出领队的葛德信就装作不经意的道,“小丹啊,你们这都快结婚了,这是准备回华京啊,还是直接回香江呢?”

  “才没有这么快呢!”李丹敏连忙的道,“我们还要再处一处。”

  “难道说你是不打算嫁给魏经理啰?”高红故作惊讶的道。

  李丹敏脸都红了,憋了半天都没有反驳出来。

  还是魏小范为她解了围,“我们还没有做这方面的打算,大概最近这一年左右,我还是会奔波在临安、沪海和华京之间。”

  “这么说的话,你们如果结婚了,还得在临安准备个家,是不是?”田成平顺口问道,“不过我去过小丹的家,她家里只是标准的两室一厅,如果以后你们住家里,要生了孩子的话,肯定非常不方便的,对吧?”

  魏小范听不懂他什么意思,却还是微微点头。

  “所以呢,如果你们小两口能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岂不是最好?”田成平眼睛中闪着光芒道。

  “哦?团里准备又修房子了?我不够资格啊……”李丹敏脱口而出的道。

  现在的华国,城市里面的居民,是没有什么私人住房的。

  大家住的要不是解.放前就有的破旧老房子,要不就是单位的房子。

  其中单位修建的房子最多,也是最普遍的。

  但你也要看是哪个单位。

  效益好一点的单位,比如如今的政.府单位、棉纺厂、钢铁厂、军.工.厂、供销社、铁.道.部什么的,那可就房子到处都能修,大多数职工们都能住上房子。

  如果是效益不大好的单位,就比如说现在的江南昆剧团,只有一个办公楼兼训练场所,然后一个大食堂,一个大大的院坝,就是他们的主要资产了。

  至于说住房什么的,旁边有十来栋筒子楼,每栋三层楼,一层分十个房子,一室一厅,厕所公用,厨房就在走廊上。

  看样子有300多户房子,应该不错了吧?

  但这个筒子楼是在50年代修建的,从50年代到现在,江南昆剧团退休的都有300多人,现在在职的还有200多人,总人数超过了600个。

  300来户的房子,能够吗?

  至少有200多名员工,不是住在父母家里,就是挤在了昆剧团找了政.府批下来修建的一栋单身公寓里面,差不多是8人一间,拥挤不堪得很。

  以前这些员工和演员们年龄小,那倒是没什么,都是单身的,挤一挤有住的地方也就行了。

  但他们渐渐的年龄大了,二十四五岁、二十七八岁的年龄了,也该谈婚论嫁了,怎么可能还和别人挤在单身公寓?

  他们自然希望单位能再次修建房子,哪怕是筒子楼也行,哪怕还是一室一厅的也行,这样就可以小两口都搬进去了。

  否则的话,没有谁敢结婚啊!

  你结婚了还住各自单位的单身宿舍,这像是结婚的吗?

  在这个年代,私人是不允许修房子的。

  只有你的房子烂得不成样子了,那么政.府才会同意你重新翻盖,而且不能超标太多。

  可这样拥有解.放前的老房子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基本上这些房子还挺厚实的,问题不大。

  而在单位工作的人,能指望的就是单位了,单位可以有修房的权力。

  修好了房子之后,按照单位的资格、贡献等等标准来分配房子,就是人们获得房子的最大途径。

  围绕着这分房子的事儿,不知道有多少的纠葛和斗争,简直是一部书都说不完。

  但能有房子可以分,可以争夺,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像是江南昆剧团,因为单位没有什么什么经费,平日里又没有什么演出收入,经费都是政.府拨款,能拧巴拧巴的用在各方面,都是属于比较困难了,哪里还有余钱来修房子?

  他们又不像是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国家的门面,经费大致上还算充足——呃,话说沪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是没有办法修房子的,因为他们的经费大部分都用在工作上了,修房子的钱却还是不足的。

  所以,江南昆剧团从50年代那一次修建房子之后,从此就再也没有修房子的事儿,让员工们和演员们是怨声载道,因为房子的事儿找团领导吵闹的不知道有多少。

  甚至于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还有二十多个优秀的演员,就因为结婚没有房子,直接辞职,到了别的更好的地方去,或者是工厂里面,或者是找关系去更好的单位,反正有房子就行。

  这些可都是非常好的演员啊!

  就这么离开了昆剧团,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可你又没办法拿房子留住他们,这就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本来一群演员们,闲暇的时候就在讨论,这两年会不会有机会修房子,如今李丹敏忽然听到好像有这样的口风,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

  虽然不一定她能得到房子,但有这么一点期盼还是好的啊!

  说不定过两年就轮到自己了呢?

  听到李丹敏的话,张芳芹苦笑了一声,“小丹啊,我们能有这个能耐的话,哪里会让小谭、小白、小朱他们离开?”

  既然不是准备修房子,那是什么意思呢?

  李丹敏疑惑了起来。

  “不过你想的也不差,我们现在是准备用另一个法子。”田成平轻咳了一声,转而对魏小范道,“魏经理,你听说过知.青返乡这个事儿没有?”

  “听说过。”魏小范点了点头。

  他是在宝岛看到的新闻,回到华京之后,也听到父母亲友说过这个事儿。

  所谓的知.青,就是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劳动,深入一线来锻炼的过程,就叫做“上山下乡”。

  这个上山下乡并不仅仅是去农村、山沟里,实际上这个定义太狭隘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北大荒开发,就是由知.青们挑头的;新江的各种建设和开发,同样也是大部分知.青们做的,甚至许多在新江的知.青们,最后都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扎根在了当地。

  当然了,去到艰苦的地方的人也很多,各种问题的存在,让城市里的年轻人根本吃不消,造成了许多的情况。

  于是在79年,也就是今年的年初,中枢专门召开了会议,最后做出了“同意知.青分批返乡”的决定。

  这下子,超过1000万的知识青年,就蜂拥着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城市,这个行动,就叫做“知.青返乡”。

  作为知.青的输出大户,华京、沪海、江南、江东等地,起码有三五百万的知.青回到了城市,给本来很宁静的城市,一下子注入了许多的生气,也注入了许多的喧嚣。

  魏小范就有几个亲友“上山下乡”了,他因为不属于城市户口,又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所以不被列入上山下乡的对象。

  他上个月带着李丹敏回华京一趟见见父母弟妹的时候,就见到了两个回来的表弟和表妹,还有一个远房堂兄。

  他们的变化之大,让魏小范忍不住都有些感慨。


  (https://www.lewenvuxs.com/3115/3115929/34913144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