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前提 (上章应为九十六章)
幕府与宫殿一样,也有明堂、中廷、房、夹、个等处,熊荆还未召见时,夹个里已经吵得不可开交。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之处、引领天下思朝之所,即便此事已不如前,内部依然争鸣不歇。齐国变法,是用儒家,还是用道家、还是用法家、还是用墨家、还是用杨家、还是用轻重家……,博士们都高喊自己的主张,驳斥他人的主张。
其中人数最多的自然是儒家。齐鲁接壤,齐国的儒生并不少,淳于越还做了学宫祭酒,他们当然也是最支持楚政的人。儒家几百年来在不断地蜕变,因为天下不断在变。越来越严酷的总体战使得百姓生计每况愈下,征战中命如草芥,期望君主‘仁’已经超过了‘礼’。
‘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杨家主张不拔一毛,墨家主要天下尚同。前者是有产之人,认为与其将财富投入战争,就不如一毛不拔不支持所谓的‘天下之利’;后者是无产之民,与其打个没完,就不如天下大同人人兼爱,再无征伐。两家与诸子一样反战、厌战。
此时诸子对庶民是怜,对君王是恨,多数认为人性本善,但在近百年后,诸子终于发现‘这届人民不行’。百姓用尽一切办法逃脱税赋、劳役和征召,以至国家需钱缺金、筑城无役、攻伐无卒。身为儒者的荀子终于扭转了孟子的本善论,说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样的性恶论。
入秦之后,荀子又开始推崇法家之政,称赞秦国黔首‘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对照关东六国的庶民、尤其对照‘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的临淄庶民,秦国黔首不但质朴而且恭顺。自此儒家的一支已和法家合流,成为后来外儒内法的基础。
齐儒完全不赞同荀子人性本恶、以君为本的新儒。他们依然停留在前一阶段,强烈要求君王‘仁’的民本之儒。楚国政制,并不求‘仁’,熊荆拜孔谦为太傅,却已经在求‘礼’。这是真‘礼’,不是那种要求臣子守‘礼’,自己却逍遥‘礼’外的假‘礼’。
和而不同本就是儒家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等级贵贱,但贵族绝不可因为自己是贵族就无视庶民的生死,君王绝不能因为自己是君王就侵害贵族的利益。各等级彼此尊重、人与人克己复礼,这就是和,同时也是仁政。
以孔子之儒来衡量,当下的楚政已经是儒政。君王的利益、贵族的利益、庶民的利益都在‘古之朝’中得到体现。对上下阶层全然分裂的齐国,楚政无异是一剂粘合剂,能将四百多万齐人粘合在一起。
夹、个之中,儒家的主张就是如此。他们甚至提到了刚刚的战败,战时他们也站在城墙上观看。二十三万齐军,主要与楚军交战不过五万人,左右两军不是一战而溃就是不战而逃,为何如此,因为齐国不和,君臣不和、贵贱不和、士卒不和。
儒士们唠唠叨叨,念起了几百年前的旧段子,在场的博士当即大笑,而后一起驳斥。驳斥正激烈的时候,谒者出来了:“大王请各位博士谒见。”
每一名博士都请求谒见,淳于越不过是来的早而已。熊荆索性准允这些博士一起谒见,省得麻烦。因为素来亲楚的缘故,淳于越以为自己可以得到楚王的单独谒见,没想到楚王竟然没有给面子,他的喜悦之心不免黯淡了下去。
日已西斜,甲士威立的幕府大帐显得有些肃杀。吵闹欢欣的博士们不由收敛了碎语和笑容,趋步入帐后,他们低头深揖道:“臣等见过大王。”
“免礼。”带着稚气却很沉稳的声音,这是众博士第一次接触熊荆,一些胆大之人不免抬头偷看。只见一个无须黑面的皮弁服少年安坐于王席之上,身前红黑两色的几案上,右边堆着一叠一叠的文书,左边则是羽檄、令符以及笔墨。一个老寺人、两个史官垂手站于他身侧。合上案上看着的文书,他清澈的目光才看了过来。
“你等谒见,所为何故?”熊荆看着眼前这些博士,有些明知故问。
“我等……”一干博士欲言,以推销自己的治国之术。大家同时开口,一时间谁也推销不了。
“淳于越,你为祭酒。你先言之。”熊荆点了淳于越的名,要他先说。
“禀大王:”淳于越清咳一记,对熊荆再度揖礼。“大王宽赦鄙邑齐王,此庄王之风也,我等敬仰不止。我等又闻大王欲于齐国变法,故而进言之。”
“大王于齐国变法,当行轻重之术,”淳于越话音刚落,轻重家便抢先发言,“唯有行轻重之术,方能收权于临淄……”
“无礼!”熊荆正在与淳于越对答,轻重家忽然打断,傧者当即斥喝,再道:“逐!”
大帐内站在持殳甲士,傧者一说逐,甲士便举步上前,要将这个不守礼法之人逐出大帐。学宫里辩论急的时候甚至会破口大骂,哪有什么礼数,此人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进言于大王,何错之有?”
“敬告大王,擅言无礼,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请大王恕其罪、听其言。”淳于越是学宫祭酒,站在学宫的立场,开口为此人说情。
熊荆本来就不喜欢轻重家,轻重家如同收割机,一次又一次的收割商贾、庶民的果实。只是,他再不喜欢轻重家,那也是齐国的轻重家。既然要在齐国变法,轻重家自然有权出策。在齐国变法,不是楚人主导而是齐人主导,不如此如何维护变法新政?
为了这次变法,楚人已经牺牲了一千八百余人。日后为了维护楚人所主导的变法新政,楚人又要死上多少人?楚人的利益至高无上!这种利益的核心就是楚人的血、楚人的生命。只要能使齐国日后不轻易投降秦国,熊荆并不在意齐国如何变法。
深深的吸了口气,熊荆问向淳于越:“礼重还是利重?”
礼重还是利重,这是个大问题。用现代的话来说,是程序重要还是结果重要。短短六个字让淳于越思考了良久,他不得不道:“礼重也。”
“逐。”熊荆看也没看,直接说逐,那名轻重家当即被持殳甲士赶了出去,大帐之中诸博士的呼吸由此一紧。
“你等谒见不佞,皆为变法之故否?”熊荆打量着众人。
稷下学宫扬名于后世,他们笔下的很多经典两千年多已湮灭。直到近代西风东渐,先秦百家才再度被学人翻启。这是华夏之花最为灿烂的时刻,也是天下士人思想最自由的时刻。虽然,在这绚丽的背景下,城野之中堆满了贵族庶民的白骨。
礼崩乐坏才有百家争鸣,可礼崩乐坏使得杀人盈城盈野。诸子的理想就是要想让天下重新建立秩序,列国免于灭亡。儒家复古,欲再建礼法之制,孔子周游列国是也;法家重今,‘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是也。
实事求是,用理性去认知,法家无错,这确是中止天下战乱的最终解决办法。可在感性上,要让熊荆、乃至所有楚人变成只知耕战、利出一孔的恭顺黔首,那还不如给予敌人最猛烈的一击,选择光荣的战死。
看着眼前这些博士,熊荆不自觉的想到了诸子,又从诸子想到了战乱不止的天下,最后再想到如今岌岌可危的六国,以及‘有道后服,无道先强’楚人。
众博士答应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浅笑一下:“既为变法而来,当知变法之前提。齐国是田氏之齐国,亦是齐人之齐国,因此变法当有田氏诸宗、四百余万齐人以定。不佞、郢师于此只是督促、监督变法,而非主持变法。变法若成,不佞、郢师即刻退出齐国,不占齐国寸土。”
“此仁义之师也!”淳于越忍不住出言大赞,他本以为楚国会趁此机会要齐国不少好处,比如城邑、比如黄金,谁想听熊荆的意思,楚国什么都不要。
“明日起,郢师一切耗费皆由齐国负责。”熊荆很严肃的道。楚军每日就要消耗八十吨(六千石)粟菽,如果有关变法争论旷日持久,消耗的粮秣和费用将极为庞大。
“不佞曾闻,有人欲赴楚国却往北,此不知地理也。当今天下,秦吞六国之势已显,齐王为后胜所蔽,畏秦如虎、食言而肥。故变法当知天下大势,不佞不强求齐国与楚赵结盟抗秦,然若齐国依然亲秦、不对秦国设备,与其他日不战亡于秦,不如今日便亡于楚。”
变法的要求如此简单,以致在场的博士有些不敢相信,可熊荆身边的左右二史正在录录,他们又转而相信。楚王重礼不重利,君无戏言,这应该是真的了。
(https://www.lewenvuxs.com/3116/3116619/40607964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