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阻碍
造府工匠在机械上并没有什么长进,以至于熊荆心里将燧发枪定于为有生之年。因为这个原因,他甚至产生开放燧发枪研发的想法。造府工匠只是五十年前楚国东迁后的残余,其技艺显然不能与五十年前的楚国相比。考虑到这一点,才有放开燧发枪研发的想法,尤其是枪机的机构设计。
只是燧发机构造府一直没有完成简化。造的太轻,发火率不能保证;发火率要保证,燧发机构又很沉重。熊荆对燧发枪枪机没有任何记忆,他觉得那就是一个钜铁制的弹簧片,夹着燧石(实际上正在因为他的错误印象使得造府一直没有完成枪机的简化。他以为敞露在枪机之外、夹着燧石的击发锤、火帘片就是板簧。实际不是。燧发枪板簧置于枪机之内,在药锅底下,从底部控制着击发锤和火帘片,两者相撞打出火星;
另外击发锤与火帘片的巧妙设计也大大简化了枪击复杂性,但这显然不是造府工匠短短数年内能够设计出来的)。难道要用火绳枪?英国人曾为火绳枪是否取代长弓展开过一场辩论,楚军既然有足够的弓手,又何必要用效率低下的火绳枪?
熊荆一夜未眠,早上洗漱的时候能从迷糊的铜镜上清晰的看到眼睛下的黑眼圈。而这一夜他什么也没想出来,只对造府下达了制造样枪的命令。不管装备不装备燧发枪或者火绳枪,总要先造出来,试验过后才能判断。不过他相信正规的师旅不会接受这种武器,缓慢的射速只会让他们选择弓箭。
“启禀大王,王舟已备。”熊荆不仅仅是在大梁等候,他实际打算前往邯郸。倒不是完全为了赵人,还有一个原因是要目睹混沌级炮舰齐射。
“恩。”熊荆不以为意,他正在囫囵吞枣把解决早膳。
“大王,魏王今日欲在宫中设宴……”长姜禀告道。居然娶了赵女、越女、苗女、羌女、巴女……,加上一个魏女也不奇怪,魏王这是设宴答谢的。
“使人告知魏王,不佞欲至邯郸亲迎赵王,无暇前往。”熊荆终于将案上的食物吃完。
“唯。”长姜清楚熊荆不可能等到下午再走,熊荆是标准的楚人,行事火急火燎,最不喜欢的就是在一地长久的等待。而项师与郢一师昨天就已接到开拔的命令,早食后便已陆续登舟。舟楫运输赵人,楚军保护舟楫,不然秦军堵住码头,几十万赵人将难以上舟。
大梁北城,一百多艘卒翼战舟陆续开拔,而在邯郸城东面三十多里肥乡邑,大将军王翦正盯着滔滔北去的河水发愣。楚军抢了齐国的渔舟前来邯郸,大梁舟楫汇集,尽数出鸿沟顺河而下,这些消息传来,傻瓜也知道楚军要干什么。
只是知道是一回事,阻止又是另一回事。时入九月,大河之虽水不如此前盈满,可诸水汇集,邯郸以东的黄河支流水面宽度仍然超过十里,且河中水深数丈不止,再大的船沉下去也要被冲走。并且从昨天晚上开始,六艘挂着高耸风帆的巨大海舟突然出现在河面上,海舟以为又有越人战舟,秦军任何舟楫都不能靠近这段水域。
陆地上秦军的,城内的赵军的,水面是楚军的。几个月以来三方一直遵守着这样的默契,现在忽然想拦截大河、阻截楚军舟楫,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但咸阳严令自己务必拦住赵军突围(不完成就削爵治罪),王翦只能硬着头皮来看这段河面。
“河宽是十三里许,荆人长于舟楫,我军只能阻赵人于漳水以西。”王贲陆离镜看罢河面,又回望身后的列人邑,如此建议道。
滏水从西面东流,经过邯郸城南与漳水交汇在肥乡邑西北,隔水斜对着的便是列人邑。但漳水与黄河支流并不是在肥乡邑,而是在北面几十里外的巨鹿附近汇入黄河支流[注14:河流走向、城邑位置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先秦卷为准。P37-38。]。黄河不能阻塞,但连通邯郸的漳水本可以阻塞,只是几十艘楚军战舟日夜巡航在漳水之上,这几个月来秦军几次阻塞都没有成功。
阻止赵人突围,必要在滏水南北两侧选择一侧,不然隔着滏水无法作战。选择之后还要背靠漳水阻止赵人靠近漳水沿岸。楚军舟楫来是,必然是填满三里多宽的漳水水面。考虑到楚军备有巫器,赵人只要进入巫器的射程就能登舟。
“赵人欲从北出乎?”成功出使齐国,把齐楚关系搅乱的王敖也在王翦军中。王贲认为要阻赵人于漳水以西,他则想赵人会从滏水的那一面突围,是北面还是南面?南面显然是不方便的,因为出邯郸后还要渡过滏水,可谁又能确定呢。万一赵人反其道而行之,秦军就被动了。
“亦可南北皆出。”王翦也不确定赵人的突围路径选择。“或将三十万大军一分为二,又或在滏水上架设转关?”
“城中赵军十万,又是举城突围,必将拼死以战。”王敖轻轻的摇头。他在国尉府看到过有关长平之战的赵军突围的简牍,秦军是以命搏命,最后射杀了赵括,这才诱降饥饿的赵军的。现在赵人不饥,在楚军接应下保护着赵王撤退,秦军要想全部拦住根本不可能。
“是否能阻赵人,全在骑军、荆弩。”王翦也说出了自己的判断。赵军必然会结成一个偌大的圆阵向漳水西岸移动,只是他一时间难以判断这个圆阵的大小。幕府中的法算正在计算:假设邯郸城内有四十万赵人,他们所结成的圆阵会有多大、十万赵军其阵列会有多厚。
“报——!”讯骑远来,“报大将军,荆王率军出大梁来也。”
“荆王率军……”王翦本就微蹙的眉头皱的更加紧,这是要里应外合啊。
邯郸城是天下都城中最独特的,其都城(小城)在郭城(大城)之外。这种都城布置在郭城之外的布置使得赵人占了不少便宜。比如,如果都城在郭城之内,秦军围住郭城就是了,而今都城在郭城之外,两城相距五十多步且城角相抵,要围住邯郸就需要更多的兵力。
郭城与都城之间,即西北角和东南角还不能用兵,一旦用兵,如果郭城与都城的守军同时出击,秦军就会受到正面和侧面的夹击。这种战术在上一次邯郸之战中屡试不爽,现在秦军对这两个方向只是设防,进攻也多是牵制性的。
这是守城,现在几十万人要从都城与郭城中突围而出,这种都城、郭城相互分离的结构似乎并不适合从容结阵。即便驺开透露了楚军将有五个师、诸越四个师(不满编)协助赵人突围而出,司马府内的军议依然没有达成一致。
都城、郭城相隔五十多步,实际都城与郭城之间滏水流淌而过。是都城出城渡水,从滏水之北行向漳水,还是郭城出城渡水,从滏水之南行向漳水,这不但是战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还有就是阵型,圆阵是最稳固的阵型,四十多万人的圆阵应该以八百人为直径(S=πR2),如此圆阵中可站五十万人;而八百人直径的圆周长(C=πd),为两千五百一十三人。
如果直径减少到七百人,其圆周长即为两千一百九十九人。每一圈都比外圈减少六人(因为每圈直径都减少一人,故而每圈长度都减少了圆周率的两倍6.28,实际为六人)。十万人列阵,能形成纵深为四十二行的军阵。
然而这样紧密的圆阵其中心没有足够的空间,不符合大王、贵人的威仪,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王宫的辎重、宝器、先王神主等一系列贵重物品。王廷最少要有一百步到两百步的空间,以将王廷和外面的庶民隔开。这样一来最外圈需要站立三千一百一四名士卒,十万人列阵,其纵深只有三十二行。
三十二行纵深是否会被秦军击破,谋士们不得而知。但他们可以确定的是一旦三十二人纵深的阵列被击穿,秦军就能冲入阵中大肆杀戮。因此,凡是男子,包括寺人、工匠乃至学舍的童子都要武装起来,以增加阵列的纵深;女子,只要能举起十多赵斤重的长矛长戟,也要武装起来,同样为了增加阵列的纵深。
只是这样仍然不能保证大王、太后以及王廷的安全。城内林立的投石机过于沉重无法移动,因而不能携带,但秦军却可以在撤退的路线上布置投石机。圆阵密集,一旦圆阵被投石机投掷的巨大石块砸中,而后以骑兵冲击,几十行纵深圆阵也会无法维持……
如何消除投石机的威胁?如何集结直径一千人的巨行圆阵?集结之后又如何移动到三、四十多里外的漳水西岸?是否只布置一个圆阵,还是冒着减少纵深的代价,在圆阵外设置数阵精锐赵军以求击破秦军的投石机?
灵袂遍召群臣问计时,国尉府内的争论整日彻夜。阵型、圆阵直径、集结地点、集结顺序、行军路线、行军日程……都是争论的重点。主持军议的大将军司马尚无力与赵葱、韩肃等人争论,他心里非常清楚,任何一处犯错造成军阵崩溃,对赵国而言都是灭顶之灾。
(https://www.lewenvuxs.com/3116/3116622/42670160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