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
下午,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东京著名的朱骷髅茶馆前,张孝杰从马车里下来,对十几名护卫士兵道:“就在这里等我!”
他带着两名贴身心腹进了茶馆,一名茶姬将他领带白玉堂,他对两名心腹道:“你们不用进去了,在这里等候,不准其他来打扰。”
“遵令!”
两名体格健壮的心腹一左一右在房门前一站,叉手而立。
张孝杰走进了茶堂,这是套间,外面有茶童在煎水,一名美貌的茶姬在里屋点茶,在桌前赫然就坐的,正是大宋参知政事范宁。
“让小范相公久等了。”
范宁微微一笑,摆手道:“张相国请坐!”
张孝杰坐下,这时茶姬已点好一盏茶,白沫饱满而不溢出,点得十分完美。
“这是京挺茶,大宋排名第三,仅次于龙凤茶,张相国在上京也应该能喝到吧!”
张孝杰苦笑道:“京挺茶是有的,但辽国是用煮茶,里面再放些盐、葱姜,最后全部喝掉,用来解牛羊肉之腻,没有这么高雅的点茶。”
“辽国文人之间也没有吗?”
“有煎茶,但没有点茶。”
张孝杰端起茶盏闻了闻,香气扑鼻,他由衷赞道:“茶好,点得也好。”
茶姬羞涩一笑,把另一盏茶端了范宁,范宁又笑道:“再煎一壶茶,然后就没有你们的事了。”
茶姬点点头,下去煎茶去了。
范宁笑问道:“谈判结束,张相公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按照计划大概明天就回去,哎!这次本想去密州看看,恐怕没机会了。”
“张相公祖籍是密州吗?”
张孝杰点点头,“我曾祖父六十年前来到幽州,他去世后,家人想办法把他的骨殖葬回了密州家乡,我祖父和父亲都葬在幽州,他们一直希望我能回密州给曾祖父扫墓祭祀,只能下次了。”
范宁笑了笑道:“相信还会有机会,比如下次谈判,就可以安排在密州,这样张相公就能如愿了。”
“如果是那样,我真的感激不尽。”
这时,茶姬送上一壶茶,然后和茶童都退下去了。
范宁亲自给张孝杰斟满茶,淡淡问道:“我岳父说,张相公找我有私事,会是什么事?”
张孝杰沉吟一下道:“如果我想在海外买一座岛,你觉得可能吗?”
范宁一怔,他们千方百计诱引耶律乙辛在外海买岛,没想到张孝杰居然主动提出来,让范宁有点惊愕。
“张相公,这话怎么说?”
张孝杰叹了口气,“你们还没有看出来吗?副使耶律平辉其实是负责监视我的,就因为我是汉人,耶律洪基骨子里并不信任我,虽然贵为副相,那只是耶律洪基需要我而已,但我在朝中的地位,却还不如低我两级的契丹官员。”
范宁有点明白了,“狡兔三窟,张相公想在海外购岛,其实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张孝杰点点头,“我得罪了太子耶律浚和皇后萧观音,一旦太子登基,他必不容我,恐怕我的家族都会惨遭屠戮,与其到时走投无路,还不如趁现在先留条后路,这件事我之所以不敢对其他人说起,就怕人多嘴杂,泄露了机密,目前只有你我知晓,如果不行,那我就告辞,如果可行,那我们再具体谈一谈。”
范宁沉思片刻道:“大宋掌握海外岛屿数万座,送给张相公一座沃野百里的无人岛其实也无妨,不过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最后张相公能留一个信物给我,然后我派人去上京找令郎联系。”
张孝杰听说是送给自己一座岛,他心中大喜,连忙从腰间取下一枚玉佩,放在桌上推给范宁,“这是我家传玉佩,小范相公可派心腹持它找我在辽国太学读书的次子张周联系,别人就不用找了,此事还要烦请小范相公保密。”
范宁点点头,“这件事我会向天子汇报,然后我们单线联系,不会有其他人知晓。”
张孝杰起身道:“在外面时间太长,会让耶律平辉怀疑,我先告辞了,这件事就拜托小范相公。”
“放心吧!我会尽快安排岛屿。”
.........
从茶馆里出来,范宁便直接来到了皇宫,在紫微殿外求见天子。
片刻,一名宦官将他领进御书房,赵顼放下笔,笑眯眯道:“今天怎么想到来见朕?”
“陛下,今天有件很意外的事情。”
范宁便将张孝杰想在海外买岛,给自己安排后路的事情告诉了赵顼。
赵顼很惊奇,大宋开拓海外居然引来这么多人的目光,连辽国大臣也在关注,他想了想道:“相公觉得我们该怎么应对?”
“陛下,微臣这些天一直在考虑耶律乙辛之事,他对海外岛屿也颇为动心,卑职最初考虑把耽州给他,但耽州要作为平岛的后勤基地,微臣便考虑从小琉球群岛中拿一座岛给他,张孝杰也是一样,可以从小琉球群岛中拨一座岛给他,前提是他要为我们效力。”
赵顼点点头,他明白范宁的策略,需要从内部来瓦解辽国,尽可能在辽国心脏打下钉子,所以才利用了耶律乙辛的贪婪,又要利用张孝杰想给自己找后路,这两人若能充分利用,确实会给辽国带去巨大的损失,这件事赵顼并不反对。
赵顼便笑道:“这件事朕就交给相公,你可以全权处置,不必再禀报朕,耶律乙辛的事情也一样。”
“多谢陛下信任!”
赵顼又取出一份草案递给范宁,“这是王相公提出了两个变法方案,一个是改革官学,一个是减少冗官,烦请范相公看一看。”
范宁接过报告坐下细看,改革官学是王安石想借建立工学院这个契机,重新对官学体系进行改革。
基本上和历史上的方案一样,重视官学培养,扩大太学生人数,建立外院,减少科举取士,名义上好像是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实际上是有很深的政治意图。
大宋科举名义上是给贫寒子弟一个上升机会,但实际上,每次科举考上进士,基本上都是名门子弟,而且一个家族子弟一连串地考上,科举上是公平的,但在教育资源上却不公平,名门子弟占据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子弟当然要比寒门子弟占很大的优势。
王安石便想在教育资源上进行改革,加强扩大官学,太学生毕业后进入官场,逐渐缩减科举取士人数。
历史上,王安石的教育改革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是教育改革上,王安石遭遇到了最大的名声危机,所有学生使用的儒家经典,都必须采用他的注释,实际上是夺取了儒家思想的解释权,把自己提拔到和董仲舒、朱熹等人并列的位子。
正是这件事使他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强烈抨击,试想大宋的文人怎么能允许王安石独占儒家的解释权,王安石的名声由此被败坏,没过几年便郁郁而终。
王安石在草案中还没有提到教科书的问题,范宁没有急于表态,他又看第二份裁减冗官的草案。
目前大宋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冗兵解决得最好,有大量资源安置退役士兵,裁减厢军,推广民兵法,置换劳役法。
冗费也解决得不错,除了盐铁被官府牢牢控制外,酒、糖、茶、香料、采矿都渐渐放开,但也不是完全放开,而是将从前官府和少部分商人获利的模式,改成了官府和大多数商人获利的模式,实际上官府的利益并没有减少,而是少部分人的利益被摊薄了。
问题最大的还是冗官,大宋的官员实在太多,权贵子弟要照顾,高官子女要给门荫,太学毕业生要安置,皇族子弟的爵位,更不用说每三年一次的六七百名进士。
大宋财政,除了军费外,第二大头就是官员们的各种俸禄福利,偏偏大宋官员的工资很高,多年来。使朝廷一直不堪重负,只是最近十几年,随着海外财源的扩大,加上这两年大力裁减军队,朝廷财政才开始宽裕一点。
范宁拿着两份草案,沉吟片刻问道:“太后有看过这两份草案吗?”
(https://www.lewenvuxs.com/3172/3172270/45759684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