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方醒张淑慧最新 > 第885章 冷漠依然,愤怒的奏折

第885章 冷漠依然,愤怒的奏折


宣府对于方醒来说是一个充满了敌意的地方。

        第一次参加北征去探路,结果就差点被郑亨坑了。

        到了宣府镇城之后,郭义和金玉很热情,也很自信。

        朱高煦和这两人也算是熟络,所以进城后就大大咧咧的道:“你们麾下可有空饷?可有将官占了田地?有就说出来,本王酌情处置。”

        郭义笑道:“王爷,宣府直面草原,下官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吃空饷啊!”

        “逃亡的有多少?”

        虽然郭义是安阳候,可方醒却直接质问道。

        郭义沉吟道:“约有一万余。”

        “不算多!”

        朱高煦赞道:“宣府十多万人马,只逃了一万多,可见你们带军有方。”

        杨荣无语,按照文官的心思,你逃了一人就是错。

        可在见过了天津三卫的军户惨状后,杨荣也无法苛求。

        宣府控制着一千多里的边墙,事务之繁杂,后勤之庞大,除去大明,再无第二个国家有此实力。

        进了城,郭义就不由分说,要请三人喝酒。

        “草原可有警示?”

        杨荣始终不放心,特别是阿鲁台。

        郭义笑道:“杨大人,去年阿鲁台大败,目下正在整军,大概会在明后年和瓦剌决一死战,所以最近边墙无忧。”

        “那就好!”

        得知边墙无忧后,杨荣也不会说什么不许饮酒这种话。

        于是整治了一番之后,一大盆红烧羊肉就被弄了上来。

        喝酒当然不能在大堂,这是郭义住的后院。

        “以前咱们吃羊肉都是煮了吃,烤了吃,有人在金陵第一鲜吃过一顿这种红烧羊肉,就去找掌柜的要了方子,如今边塞吃牛羊,不少都是这般作法。”

        郭义冲着方醒拱手道:“说起来还得要多谢兴和伯,那掌柜的开始不乐意,后来就去庄上问了,回来就说兴和伯说了,既然是军中的同袍,想要就给,还免了那一顿饭钱,哈哈哈!”

        方醒笑了笑:“方某以前在家不说锦衣玉食,可在吃食上却是不肯委屈了自己,直到转战多地,被军中的厨子给折腾了几回,这才知道,原来军中是没有美食的。”

        “是这个理!”

        金玉赞同道:“那些厨子都弄惯了大锅,炒个肉菜吧也加水,那哪是炒菜,咬都咬不动。”

        朱高煦吃了一块羊肉,也是回忆道:“靖难那时,好不容易吃一顿好的,有厨子放盐放多了,吃到的将士大怒,可他倒是振振有词,说什么流汗就是流盐,不多吃些盐,哪能打赢南军,最后连父皇都没责怪他。”

        郭义和金玉都有意拉近双方的距离,方醒也算是配合,一时间言笑晏晏,以前的矛盾仿佛都消散了。

        吃完饭,朱高煦和杨荣去休息,方醒却被郭义邀请去喝茶。

        书房里,郭义干瘦的脸上全是愧疚:“当年郑亨在宣府权倾一时,郭某也无可奈何啊!幸好兴和伯御下有方,否则郭某万死难恕。”

        方醒淡淡的道:“方某麾下兵不过两千余,安阳候无需如此谨慎,至于过往,过了就过了,无需介怀。”

        当年从北平去兴和的这一路,聚宝山千户所真的是拿命在拼,若不是方醒拿出了许多物资,能坚持到兴和的不会超过三百人。

        而郭义此番表达不过是看在方醒的身份和当年有了天壤之别的份上,担心以后会被他下黑手。

        郭义闻言就苦笑道:“不瞒兴和伯,当年郭某确实是在袖手旁观,并未伸手,可军中就是这样,等级森严,若是越级干涉,事后的报复……”

        郭义的坦然出乎了方醒预料,他淡淡的道:“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方某自然是懂的,可这样不行!”

        这位兴和伯难道还是一位品行高洁的人?不然他怎么会单纯到以为能改变人心!

        方醒沉声道:“方某不怕逾越的说一说吧,等级森严,这是军中必须的东西,可大明的军队却不是私人的,公报私仇这等事,恕我直言,这是陋习!就该露头就打!”

        看到郭义不以为然,方醒就说道:“在天津,那些敢于上报守将不法的将士你可知道去了哪吗?”

        郭义讪讪不语,那还用说吗!

        “全家死光光,无一生还!”

        方醒的声音带着怒气:“那些畜生,我已禀告陛下,请求主犯一律凌迟,家眷全都发送瀛洲,三代不许归乡!”

        郭义苦笑道:“不瞒兴和伯,下边的卫所我们已经清查了一次,千户官以上的都抓了五人,就等着王爷定夺。”

        方醒冷笑道:“王爷也是怒不可遏,这些人没一个能有好的!”

        “还有侵占田地的,郭某的请罪奏折已经去京,难辞其咎啊!”

        郭义的内疚模样丝毫没有打动方醒,他知道此人不过是想脱责,至于内疚什么的,纯属多余。

        一番谈话后,双方的关系依然是原样。

        ……

        大明的不少地方都是由军镇发展起来的,宣府就是其中之一。

        十多万人马,人吃马嚼,随军的军眷散布在各地,这就是商机。

        原先的开中法废除了之后,南粮北调就成了宣府的生命线。

        走在街上,方醒想着以后在北方扩大种植土豆的前景,觉着应该不会差。

        “老爷,前面有个老头。”

        小刀提醒了方醒一下。

        老头自然不稀奇,可这个老头却身穿破烂军服,独臂,少了一只耳朵。

        老头的面色发红,坐在一家布店的台阶边上,手中端着个破碗,不时的喝一口。

        这就是军户,父死子继,除非逃亡,否则这就是宿命。

        “这样下去不行!”

        方醒回到住所,就磨墨开始写奏折。

        “……臣闻汉唐时百姓勇于应募,何也?盖因军功封赏丰厚,百姓血性未泯……”

        杨荣走进来,方醒也没阻拦,继续写。

        “……自前宋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何?好男不当兵!”

        杨荣在方醒的身侧看到这些内容,不禁微微摇头。

        “……臣一路行来,所见军户之惨,铁石心肠也能动容,此与贱役等同,如何能养出壮士!”

        杨荣觉得有些头痛了,方醒的这份奏折上去,北方卫所又要多倒霉不少人。

        “……臣思之,一乃国朝养兵过多,耗费不菲,然屯田之法被军中将官与地方上下勾结,早已糜烂矣,纵然短暂更新,必重蹈覆辙,此人心本贪也!”

        “……军中赏罚可否清明,军士可有盼头,若无,则懈怠。臣妄言,若军户尚不如农户,必……”

        “兴和伯!”

        杨荣抓住了方醒握笔的手腕,面色凝重的道:“此事需集思广益,非我等可言之。”

        方醒摇摇头,继续写下去。

        “……农户可读书,军户为何世代操役?父英雄,儿并非好汉。臣建议募兵,以百户官等为骨干,其余人等皆可招募……”


  (https://www.lewenvuxs.com/3275/3275332/6265188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