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明帝国的崛起小说阅读 > 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

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


  府衙的后堂之中,一缕阳光从云层中钻出落在庭院里。古典风格的屋舍中,胡溥、何愈、李道立三人穿着各色官服,分宾主而坐,喝茶、商议着。

  胡溥放下手中的茶碗,看看两名“同僚”,说道:“既然张管事逃走,我的意思是此案今日到此,择日再判。”

  何愈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他要致仕,不想惹事。反正这个“择日再判”,与和稀泥差不多。

  李御史笑笑。他懂胡府尹的想法,估计是要等哪位的指示。同朝为官,他没必要为这点事去为难胡府尹。

  胡溥见这二人没意见,心里松口气。他最怕就是这两人要为张昭主持公道,那就是把他放在火上烤。

  就在这时,胡府尹的家仆从外面急匆匆的跑进来,“老爷,圣旨到。”

  “什么?”胡溥、何愈、李道立三人顿时惊的从官帽椅中站起来,相互对视一眼,快步往大堂而去。

  …

  …

  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和胡溥、何愈、李道立三人在府衙大堂中见礼,他只是淡淡的点点头。

  第一,文官们和太监们在公开场合关系都是比较冷淡的。

  第二,他的地位远高于面前的三人,根本无需在意细节。

  陈宽咳嗽一声,道:“陛下有口谕。”话音一落,大堂内外所有人“哗啦”跪下。张昭自穿越以来,这是第一次下跪,心里不愿意,但只能是入乡随俗。

  陈宽肃容宣布道:“授宛平县生员张昭为勋卫散骑舍人,随侍东宫。”

  张昭愣住。什么鬼?他的明史只是网文水平,这勋卫散骑舍人是什么官?又是几品?

  明朝东宫对应的机构是詹事府。没有太子时,这是用来给词臣升迁用的。有太子时,就是词臣们教太子读书。这勋卫散骑舍人是詹事府的官吗?

  陈宽身边的一名小太监提醒道:“张秀才,还不快谢恩?”

  张昭思路被打断,道:“臣谢陛下恩典。”

  至此口谕传完,大堂中的众人纷纷起身。陈宽打量着张昭,和颜悦色的道:“张舍人日后在东宫中要好生当差,勿令天子失望。”说罢,点点头,带着小太监们离去。

  张昭当然明白这位陈公公是在表示善意。但这同时恐怕也是在传达天子的某种意图吧?

  等陈公公离去后,大堂内外顿时响起轻微的喧闹声。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事件主角张昭!天子派人来授官,并明确调张昭进东宫,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案子还叫案子吗?

  御史李道立看看站在原地思考的张昭,就知道他不懂其中的奥妙。眼角余光瞥一眼胡溥,他肯定是懂的。心里微微一笑。胡溥刚刚还想拖延,现在呢?

  胡溥心里叹口气。他的算盘落空啊。天子都明确表态,他哪里还敢拖延?至于怎么判案,看看司礼监掌印陈宽对张昭的态度就应该知道。

  …

  …

  余夫子愣愣的看着大堂中张昭挺拔的背影。心中“乐观”的情绪被击的粉碎。这一“巴掌”来自当今天子!

  寿宁侯的权势在天子面前算什么?天子口谕里一个“张生员”就把事情定性,他还能做何想呢?

  要他在族侄和张昭中选一个,他当然会选族侄。张昭在明理书院只是个不起眼的学子而已。然而…

  “唉…”余夫子痛苦的闭上眼睛。他不敢去看族侄的眼睛。

  府衙大堂外,李幽就站在距离余夫子两米外,他神情复杂的看着“天子口谕授官”这一幕。要说心中不羡慕那是假的!傻子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国朝的秀才很难进入仕途。天子授官明显是为后一个目的,将张昭调到东宫中去。

  虽说“随侍东宫”并不意味着是跟在太子身边,距离成为太子心腹还远着。但是,这说明天子对张昭有一定程度的认可!若张昭考中进士,进入仕途,绝对可以说一句“简在帝心”。

  如果说,张昭当众挑明是寿宁侯府在整他是“反攻”的话,那天子这道口谕就是“终结”。一锤定音!

  张昭从未和他说过青龙镇中和太子见面的事,但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猜得到张昭为何当场拒绝太子的招揽,现在算是得偿所愿啊!

  李幽检索着事情的来龙去脉,长长的叹一口气。

  按照常理来说,张昭有进东宫的可能,那就是潜力股。但是,国朝哪个太子会招揽有罪之人?他是看到张昭没有翻盘的可能,才袖手旁观的。

  李幽所不知道的是,朱厚照是个例外。他的性格里有讲义气的一面。但是,刘瑾却又将朱厚照拦住。他有自己的小心思。而恰恰因为朱厚照给弘治皇帝提过张昭。

  弘治皇帝在调查张昭时,赶上这个案子。就是张昭在李教谕面前说的:他问心无愧。锦衣卫把所有的事情都查清楚,弘治皇帝自然会作出判断:张昭没有过线!

  其中细节有:张昭让钱宁散布的,拷打刘大户、方贯他没拿一分银子的消息。所以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才能一查便知。

  种种因素归结到最后,就是李幽现在的感受:他没想到天子会出手处理此事!

  …

  …

  董朗用力的拍拍陈康的肩膀,兴奋难言。

  陈康咧嘴一笑,心中亦是激动。天子口谕,完全是意外之喜。将少爷的目的达成!

  他犹记得少爷给他说的话:伯宁,和皇权打交道,最好是帝师,其次是谋主。最下乘的才是宠臣。

  陈康视线扫过呆滞状态的刘小娘子、刘公进,他们选错了边!

  刘公进牙齿都在打颤。他读一辈子书,连童生都没考中,今日却见识到这大场面。而他大哥却是“反方”。这简直是要命!

  刘小娘子双手握拳,克制着汹涌袭来的悔恨情绪:她应该劝劝父亲的!手指将手掌都刺破。

  府衙大堂中,余冠英俊的玉脸变得惨白,惨白。双腿一阵阵的发软。他已经看到二叔闭上眼睛放弃他。那么,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刘、王二同学心中充满着悔恨。这件事从头到尾都不关他们俩的事啊!为何要参与进来?现在好了!然而,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卖。

  李户书跌坐在地上,欲哭无泪。他积年的老吏,知道诬陷张昭的后果:丢掉饭碗,吃皮肉之苦,这是肯定的。可是,谁料到他娘的皇帝会插一手呢?

  他完蛋了!

  …

  …

  张昭站在府衙大堂上,身边的“敌人”们已经认输。

  他并没在意这个。就算没有弘治皇帝的口谕,这一局他也是赢定了。当然,有天子的口谕,那会让他赢的更彻底,更快的收拾余冠、张管事这帮蹦跶出来的牛鬼蛇神!

  这是意外之喜!将反击的战果扩大。

  张昭现在想的是弘治皇帝的口谕:随侍东宫。

  他拒绝朱厚照的邀请后,一直都在等着弘治皇帝的考验,他确信他肯定能通过。而现在他连考验的边都没摸到,就算是已经通过!拿到去东宫的通行证!

  应该是他处理刘大户时所表现的东西,得到弘治皇帝的认可。

  张昭想清楚明白,看向胡府尹。整件事,应该有一个定论、结果了。

  …

  …

  说时迟,那时快。种种心理活动只是一瞬间。顺天府府尹胡溥略作沉吟,和何提学沟通几句,当庭宣布结果。

  “宛平县童生余冠三人诬告张昭,剥夺功名,终身不许科举。”

  “宛平县吏员李进夺职,仗三十,发配至通州驿站充作驿卒。”

  “宛平县人刘公达,仗五十。”

  “发海捕文书,捉拿案犯张管事归案。”

  天子表态,处罚岂是表面如此简单的?日后,余冠、刘、王二同学因功名被夺,沦为小民,终生沉沦。

  李户书沦为驿卒,因其昔日得罪人过多,被仇家盯住,最终家破人亡。

  其亲家董氏父子受到惊吓,惶惶不可终日,终生不再敢入京中一步。据闻董原是在和妻子行事时听闻此事,致使永垂不起。

  刘大户被杖毙于府衙狱中。

  张管事逃离后,衙役们拿着海捕文书到寿宁侯府通知一声,被告知查无此人。其人已被灭口。尸骨无存。

  锦衣卫胡小旗被调职。

  …

  …

  “十三年十月,院试既过。昭名动京师。余生不忿,诬(张)昭勾连锦衣卫,为祸乡里。府衙、按察副使会审。当是时,左右忧惧,友人回避。(陈)康随侍昭侧,曰:‘势如危卵,君何不夜见李公(东阳)以自白?’昭曰:‘吾行事无愧于心,何惧宵小?’

  是日,(钱)宁为昭固辩。衙役方贯念其德行,当堂俱言乃寿宁侯府所为。京中公论沸腾。帝乃令司礼监陈宽传谕,群丑震怖!昭行事坦荡,时人多助之。”

  ——《国榷》,谈迁


  (https://www.lewenvuxs.com/3318/3318507/46839154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