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崇祯十五年小说 > 第23章 瘟疫论者

第23章 瘟疫论者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著有瘟疫论一书。明末三大害,天灾,流寇,瘟疫,从穿越而来的第一天起,朱慈烺就在思考这三个问题,而吴有性就是解决瘟疫的药方。

        二十天前,朱慈烺派人打探吴有性的消息,得知他此时人在山西,立刻派人去请。

        两个时辰前,吴有性进京,被安排在了朱慈烺预先准备的一处宅院里。

        除了吴有性,朱慈烺还请了两人入京。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著有【天工开物】,是明末著名的农学家,对手工业生产和冶金也颇有研究。明末天灾不断,米粟产量太少,根本喂不饱百姓的肚子,而土豆、番薯、玉蜀黍虽然已经传入大明,但并没有被大规模的播种。

        以京师为例,京师周围的荒山野地,长不出米粟,但却极适合土豆、番薯、玉蜀黍的生长,只要大范围的播种,京畿周围的吃饭问题,立刻就可以解决。宋应星是土豆、番薯、玉蜀黍的行家,朱慈烺必须把他请来。

        毕懋康字孟侯,号东郊,安徽歙县人,是明末著名的火器专家,著有《军器图说》一书,《军器图说》在七年前就已经被刊印出来,书中图文并举,详细罗列了各种火器的使用与制造方法,并首次介绍了燧发枪(书中称为自生火铳)的制造和使用。

        但可惜,这项伟大的发明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

        比起火绳枪,燧发枪不但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速,最重要的克服了火绳枪点火怕风雨的弱点,这项发明的改造与完成时间,大致与欧洲属同一时期。而欧洲很快就普及开来,但在大明,一直到毕懋康死,燧发枪都没有在大明军中出现。

        今世,朱慈烺要改变这一悲剧。

        照史书记载,毕懋康死于1644年,也就是说,这位伟大的火器专家,只有两年寿命了,因此朱慈烺想要见到他的心情就更加急切了,为了最快的把毕懋康请到京师,朱慈烺派人带了自己的亲笔书信,亲自去江南邀请,算算日子,他们应该已经到达安徽歙县了。

        这三位老先生是大明科技的先行者,也是朱慈烺挽救大明计划的重要支柱点。

        因此,当听说吴有性已到京师的时候,朱慈烺非常兴奋。

        “走!”

        原本是要回宫,但朱慈烺一甩马缰,转头去见吴有性了。

        “殿下,宫门快要关闭了,再不回去就晚了。”

        田守信和李若链在后面追。

        朱慈烺不管,因为进宫后他就出不来了,猛然想到了什么,勒住缰绳,小声的吩咐了田守信几句。

        “啊?”

        田守信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的说:“这行吗?”

        “当然行,放心,我母后一定会答应的。”

        朱慈烺狡黠的笑一下,带着李若链去见吴有性。

        田守信打马转向皇宫。

        吴有性今年六十岁了,但头发漆黑浓密,脸上也没什么皱纹,乍一看也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朱慈烺暗暗赞叹,果然是大医啊,只这保养,就足以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吴有性没有功名,只中过秀才,见过最大的官员也就是巡抚一级,想不到堂堂皇太子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还派人专门来请,心中惶恐不可形容,等见到太子本人之后,他心中的紧张才渐渐褪去。

        皇太子一点都没有架子,对他满脸尊敬,言必称“先生”,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太子对瘟疫之事好像也颇有研究,连续问了他几个问题,都问到了关键点--我大明太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啊,吴有性心中暗暗感叹。

        “所以臣以为,瘟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与伤寒病绝然不同,瘟疫乃是通过空气传播,由口鼻侵入,臣将这种气称为疠气,要防治瘟疫,最重要的就是阻隔疠气,同时病人用过的一切器物包括尸体都应焚烧,决不可简单下葬,有此两法,抑制瘟疫并不难。”

        吴有性所说的这番理论很简单,后世的人都知道,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惊世骇俗,这个时代,人们都还简单将瘟疫归为伤寒,用伤寒之药医治,因此错误,瘟疫根本无法抑制,每一次都是大灾祸。

        “先生可有根治之法?”朱慈烺问。

        吴有性眼有惭愧:“没有,不过只要措施得当,瘟疫绝对可以抑制的。”

        “好,我要的就是先生这句话!”

        朱慈烺笑一笑,站起身来:“先生早点休息吧,我告辞了。””

        “殿下。”

        吴有性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你将臣招来,到底何事啊?”

        “当然是为了瘟疫,不过先生不用着急,容我安排一下,到时,我大明的安危,就仰仗先生了。”朱慈烺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先生的瘟疫论可编撰完成了?”

        吴有性微微吃惊,想不到太子爷连自己写书的事情都知道,赶紧拱手:“还剩最后一部分。”

        “好,完成之后,由我为你刊印,并且分发到大明所有县府!”

        “谢殿下。”吴有性激动的无与伦比。

        这个时代出书,不但没有稿费,反而要自己贴钱,唯一能赚到的就是名声,因此,朱慈烺帮吴有性出书,真是帮了吴有性的大忙,更何况朱慈烺身为皇太子,他帮吴有性出书,本身就有巨大的加持作用。

        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六年,也就是明年,京畿地区将会爆发一场大瘟疫,死者数十万,这也是李自成为什么能轻松的攻到北京城下,而北京毫无抵抗能力的原因之一。

        这一世,朱慈烺要将这场大瘟疫消灭于无形。

        ……

        而此时,太子爷在校场将右掖营主将徐卫良革职抄家,斩了一百颗假兵人头,还将阳武侯薛濂打屁股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师。

        “听说了没有?那个谁谁谁为了一两银子冒充京兵,结果被太子爷斩了!”

        “该!平常就不是一个好东西,居然连京兵都敢冒充,也是活腻了。”

        “一百杀一,太子爷可真不一般啊。”

        “是啊,挑出京营这么多毛病,还打了阳武侯的屁股,听说阳武侯奄奄一息,也快要死了。”

        “好,这帮侯爷就知道欺负老百姓,死一个少一个。”

        “嘘!让哪个侯爷听到了,不弄死你才怪呢!”

        对于太子爷的处理,百姓们大部分都喜闻乐见。

        ……

        一群御史聚集在某处,辩论到面红耳赤。

        “太子如此暴虐,我等必须上本弹劾!”

        “何为暴虐?冒充京兵本就是死罪,太子不过是在执行律法罢了。”

        “执行律法是刑部的事,太子为何越俎代庖?”

        “太子代天行事是有明旨的,怎么会是越俎代庖呢?”

        意见严重分歧,无法达成一致。

        ……

        朱慈烺骑马急急赶回皇宫。

        “咚咚咚。”

        远远就听见暮鼓捶响的声音。

        明清两代,一更三点(戌时五刻)也就是现代时间的21点左右,擂响暮鼓,关城门,禁止出行;五更三点(寅时五刻)凌晨五点左右,敲响晨钟,开城门,开禁通行。

        而皇宫宫门关闭的更早,大约20点就会关闭,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任何人都不得再出入。

        现在已经快20点了。

        朱慈烺几乎是掐着时间,快马奔入了宫门。

        田守信带着几个小太监正在等候,见太子爷终是回来,没有被关在宫门外,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

        “陛下还在乾清宫的暖阁……”田守信小声报告。

        朱慈烺点点头,直接去见父皇。

        崇祯在暖阁里来回踱步,脸上表情很是严肃,太子巡视京营闹出的大动静,超出他想象,而京营的糜烂更是超出他想象,朱纯臣和徐允祯这两个误国之徒,朕不会饶了他们。

        不过崇祯现在最头疼的是,太子在校场夸下海口,一月之内要解决京营的欠饷问题,可现在内库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啊。

        和边军不同,大明朝的京营属于皇帝的亲军,给京营发军饷的不是户部,而是皇帝的内库,这也是京营总督从来都是由勋贵,而不是朝臣担任的原因。

        那么,大明朝皇帝的内库一年有多少收入呢?


  (https://www.lewenvuxs.com/3403/3403559/1954420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