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红楼之为人父母全文小说 > 第59章 林家父亲59

第59章 林家父亲59


贾政挖空心思,立志要给贾珠求得一位有才学经验的好先生来,最好是二甲进士出身的。但这事做起来很难,哪有二甲进士不去做官,跑去教你家儿子读书的,当贾珠是皇子么?

        就是私下里指点,京城中有经验学问的老师汇集最多的是什么地方?国子监啊!贾家人再自我感觉良好,也不敢生出这个妄想来,国子监这些年来,对荣国府一直都冷眼相待的呢,他们哪里还敢上赶着讨这个没趣!

        清客给贾政介绍了一位正经的二甲进士,名叫贾雨村,他是位被罢免的官员,眼见着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赶忙上京城来活动门路,以求起复。京城居,大不易,吃住、送礼,开销很大,贾雨村渐渐觉得囊中羞涩起来,便准备寻个体面的差事做一做,正好能支撑着他的生活,继续留在京城里等待时机。

        被介绍了这个差事后,贾雨村起先觉得还不错,只是担心会比较辛苦,身上的责任也重大,否则人家怎么会开出这样高的报酬来?但听说这学生是个国公府的公子后,贾雨村便动起了心思,他想,如果自己能搭上这条线,岂不是对自己起复有帮助,国公府,纵然不复往日兴盛,但那也是最顶端的所在啊,而且听说这学生的舅舅还是位极有权势的大将军呢!可以一试!。

        怀着这个打算,贾雨村接受了邀请,专程上门来与贾政见了一面。他是有真本事的,只因行事与上司不合,被弹劾而被罢官,谈到才学见识,贾政在他面前,只有被碾压的份儿,当即大为震慑,眼睛都亮了,当即叫来贾珠,来拜会贾雨村。

        贾雨村问了一问,便明白了贾珠的症结在何处,暗想,贾珠在学问上并未开窍,但若经自己点拨淬炼一番,他再埋头下苦功,也未偿不能在恩科中争一争。到那时,自己可说对他有再造之恩了,凭借这恩情,提出些要求,国公府应该不会拒绝吧?

        这宁荣二府,壮丽轩昂,威严气派,荣禧堂上还明晃晃地悬挂着开国皇帝的御笔赞扬的诗句,极为显目。贾雨村一路行来,都这一切都看在眼中,心中只觉得震撼中带着惊喜,他已经决心要借此攀上贾家,但觉得吊一吊他们的胃口才好,三顾茅庐,才能显出自己的矜持贵重,于是便推说要回去斟酌一番,毕竟自己上京的目的是要办正事的,过几日再给答复。

        谁知回到了租住的落脚之处后,兴致勃勃地接待了几位上门来拜访的朋友,贾雨村便惊诧地发现了一个真相,那就是,贾家人在文臣的团体中,是非常不受待见的。这根源要追溯到十多年前先荣国公贾代善的夺婿风波,这桩私事还由此而引起了文武之争。这些年来,贾家也一直受到文臣们的排斥,而当初被争夺的林家却是风生水起,发展得极好,在士林中备受推崇,无论是太上皇,还是嘉明帝,都很看重林家父子。

        贾雨村听说了,顿时心中凉了半截,这年头,消息是极不灵通的,他一直在外地奔波,哪里能知道多年前这样的事迹。但若果真如此,那贾家的差事还能接吗?贾雨村立刻出去细细地打听了一回,心中便百般衡量起来。

        他日后肯定是要在文臣圈子里混的,国公府的名头,王子腾的权势,对之不过是锦上添花,如果因为为贾珠当老师,而遭到士林的集体排挤,那他哪里能有前途?想起自己期盼能得到国公府的扶助的想法,贾雨村不禁埋怨起自己来。

        真正是头脑发昏了,原来那贾政熬了这些年,只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至今还在工部做冷板凳呢!这样的贾家哪里还有能力帮助自己实现心愿?

        他立刻做出了决定,贾家绝对不能沾,束脩给得再高,也抵不过前程要紧!

        几天后,贾雨村亲自去了一趟贾家,婉言谢绝了贾政的邀请,推说自己谋算的起复,眼下已经有了些头绪,府上的盛情,自己只得辜负了,表达了一番歉意。

        贾政满腹遗憾,但也无法挽留,人家做官才是第一位的,只得再另寻良师。

        贾雨村后来果然搭上了一位在吏部的同乡的门路,去略偏远的地方谋了个官职,没去金陵应天府,此为后话。

        多方探求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位刚刚从礼部致仕的官员。那人原是三甲进士出身,官运平平,年事已高,准备回老家养老,在慢慢处理宅子、家业的时间里,接下了贾家的差事。因为贾家开出的束脩委实丰厚,让他动心了,他准备赚了这一笔银子,就回老家了,无需顾虑太多,反正子孙日后也不会来京城了。

        这老先生论起学问来,比起贾雨村可逊色了不少,且下场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难免生疏。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便决定‘以勤补拙’,走严师的路径。

        这个勤,一大半指的是贾珠的勤。老先生觉得那贾珠和自己一样,都不是那种天赋特别出众的,那就要狠狠地下苦功才行。自己当年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最后不是也中了三甲进士么?那没道理贾珠连个恩科举人也当不成啊,可见还是因为出身膏腴,吃不得苦的原因!

        于是,老先生便索性在卖了宅子后,直接住进了贾家,日夜监督起贾珠的学业来,十分的敬业,显示自己是个有品格的人,不辜负这份报酬。

        贾珠在他的管束下,从早到晚地背经义,写策论,做诗文,不得休息,每日里都要做出两篇像样的文章出来,由老先生给他批改讲解,还要练几页馆阁体的字。有一项做得不好的,老先生便严厉地斥责他,再加倍地布置下功课。贾政见老先生这样认真负责,很感欣慰,额外送了不少礼物,并且告诫贾珠,一定要听从老师的话,若是偷懒懈怠,恩科再通不过,自己不会轻饶了他的!

        贾珠在这样强度的学习下,熬得是心力交瘁,面目枯槁,身体仿佛都要被掏空了,常常感到心跳气虚。所幸贾家豪富,人参、燕窝、黄芪等各种补品都能源源不绝地供给,日常的饮食营养也很丰盛,还能支撑得住。

        老先生虽看贾珠的面色不好,日常透着些青白之色,但也没太放在心上。他年轻时家境寒素,绝无贾珠的生活条件,甚至还要帮着家里干些农活,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到荤腥的,就这样,不也坚持着读书,一路考上来,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么。此时,他浑没有想到,自己出身农家,自小就随着父母干活,因此身体健壮,精力旺盛。到考中举人后,家中已是衣食无忧,饮食也丰盛了。贾珠从小是在富贵中养大的,那身体如何能与他相比?

        贾珠被贾政单独安置在一个院子里独居,王熙凤也被告知,夫君要专心读书,不能去惊扰了他。王熙凤知道贾珠这场考学至关重要,也只是每日里去问候一下,吩咐小厮好生伺候着。她也担心若是自己和贾珠太亲近,日后万一贾珠科考失利,那贾政和王夫人,甚至是贾珠本人,还不把这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啊!婶婶当初劝她放弃贾琏时,曾对她说过前宋《钗头凤》的故事,她可不要做第二个唐婉,落下埋怨!

        所以,贾珠的身体如何,其实王熙凤也不是特别清楚,贾珠也找不到机会向她诉苦。

        就这样,贾珠每日里苦学不休,贾政见他用功,深为欣慰。

        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明帝登基后,自然要开始重用起自己的心腹臣子来。首先,他就下旨命六弟忠顺亲王全面执掌起了内务府,位高权重,把整个皇宫和皇家的产业捏在自己手中;宗人府中,大宗令暂且不变,但嘉明帝也安排了自己信任的宗亲进去任职,加强对宗室的管理,日后若是宗室律令要修改,也容易了;在朝廷中,则是收拢起自己的势力来。

        林海出任扬州巡盐御史以来,和旁人起初预想不同,他一个清贵文臣,没陷在这个泥潭里。没有同流合污,也没有被人逼得栖栖遑遑,相反他在江南干得十分出彩。这几年,他立下了盐引拍卖的规矩,盐务便被梳理得简单明了起来。晒盐之法得到推广后,盐价逐渐下降,私盐贩卖也随之减少了。众人也知道他身后是有忠孝亲王支持的,不敢太过算计。而且,林海立身甚正,除了随大流地收取些常例孝敬之外,并无贪赃枉法之举,再加上其人精明能干,根基深厚,在巡盐御史这个职位上便做得非常稳当,让人钦服。

        没多久,嘉明帝就在一次朝会上谈论江南的情势,特别提起了林海,道他在扬州巡盐御史这个职务上做得非常尽职。晒盐之法也是他提出的建议,给出的法子,为朝廷立下了功劳的。这样一心为公且能力出众的臣子,实在应该得到表彰和重用,以为榜样。

        众臣子们对此也表示赞同,毕竟林海的政绩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文臣们觉得面上有光,哼,这才是他们士人的典范呢,学问好,本事也大,谁说文臣们只会读死书,政事要依仗着下属吏员的

        嘉明帝又道,如今江南的盐务已经上了正轨,林海朕自有重用,命人拟旨,令吏部另外派了人去接任巡盐御史一职,调林海进京,另有重用。具体职位,待他御前述职后,再做安排。

        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林海此次返京,定然会更上一层楼了。无论嘉明帝最后给林海什么样的安排,他的前程都是一片坦途。林家,真正要步入最上层的官宦人家圈子了。

        对众臣的反应,嘉明帝心中很满意。成功主持了晒盐之法,为他赢得了不少民望和赞誉,究其根源,那是林海的功劳,难得是是林海其人心地纯正,主动把这功劳献给了自己。他是个赏罚分明的人,当时,他就想着要回报林海一二,现在他终于有了能力。这样的忠心臣子,原也是该笼络的!

        没多久,嘉明帝的诏书就发到了江南。吏部和户部经过商议后,也选择出了合适的人选,前去江南接替林海。林海和新上任的巡盐御史交接清楚后,一边加紧收拾行装,准备向江南众衙门的官员告别辞行。:,,


  (https://www.lewenvuxs.com/3692/3692008/381079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