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迁徙和分地
第175章 迁徙和分地
虽然后世的倭国在一转军国之后给人一种好勇斗狠、血腥残忍的印象,但事实上倭人并不算是一个能提供优质兵员的种族。
因为岛屿侏儒化现象的存在,像是倭国这样的岛国人种身材都会普遍比大陆人种矮小很多。
后世的倭人通过种种手段改良自身基因,又以优异的物质生活条件来促进青少年发育,其国家民众的平均身高也才堪堪达到一米七,并且还因为经济形势的原因在开始下降。
可以说,这就是倭国人种基因的身高极限了。
而在现在这个无论是物质生活条件,还是人种改良都无从谈起的时代,倭国人的平均身高也就只是在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间。
虽然不乏有身高一米六、一米七的高个存在,但和大明这一时期平均身高一米六八相比,就未免有些鸡立鹤群的感觉。
所以朱瞻埈在认真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从大明本土征兵作为主力,九州这边征招的倭人则尽可能的矮子里面拔高子,挑选一些不是太矮的家伙来充当辅助军。
毕竟九州岛在朱瞻埈上表朝廷的那一刻,就已经算是大明郑王藩的一部分了,这些倭人虽然不能算是明人,却也能算是大明治下子民了。
让他们当兵并非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而且倭人悍不畏死,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可是非常好用的敢死队或者炮灰。
自己精心训练出来的青玉卫,朱瞻埈可舍不得让他们去当敢死队或者炮灰,损失一个他都得心疼。
“王爷,扩军一事尚有一个问题需要王爷决策,这征招来的士卒是否要迁移其家眷,还请王爷示下。”听到朱瞻埈让他去征兵,左长史并没有直接应下差使,而是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于扩军这件事,左长史一直在负责,这其中和朝廷的文书往来,相关事宜的安排都是他在经手。
因此,扩军当中的重要问题,左长史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是否迁移士卒的家眷,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甚至于关系到士兵的战斗力。
“朝廷的惯例为何?”面对这个问题朱瞻埈并没有贸然做出决定,而是先询问了朝廷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其实按照以往的朝廷惯例,是不迁移家眷的,卫所士卒大多是就近征发军户从军,避免士卒离家太远,思念家乡而兵无战心。”说到这个问题,左长史倒是并没有向朱瞻埈长篇大论,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番之后便解释道:“但咱们郑藩这次征讨倭国,士卒已经离开家乡太远,尤其是王爷您的青玉卫,他们都是江浙人。
从江南来到北方服役本身就已经够远了,现在又到了倭国,士卒思念家乡的情况在军中已经颇为严重了。
如果不是王爷您治军严谨,军中军纪严明,征讨倭国也算是为家乡减轻倭患,恐怕军中早已军心浮动了。”
左长史说的略有几分严重,但却也是实情。
这可是交通非常不发达的封建时代,这个时候如果说有人从南方到北方去从军,很大可能是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回到家乡的。
不说战死沙场什么的,光只是距离遥远难以归乡,以及服役从军十几二十年后家乡已经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已经极大的影响了士卒异地从军的军心了。
其实不要说是普通士卒了,就算是郑王府的属官们很多也都对此颇有微词,只不过他们到底是官,只要能够在倭国立足了,还是能够把家眷接过来的。
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左长史才向朱瞻埈提出了迁移军户家眷的建议。
<div class="contentadv"> 当然,这当中还有另一个考量就是“以明治倭”。
毕竟九州地方是刚刚征服的地区,这里主要的人口还是倭人,并没有多少汉人,长此以往肯定是不利于大明对倭国的统治的。
所以从国内迁移汉人过来定居,就可以起到改变当地人口结构,稳固朝廷对这片地区统治的目的。
这和西方的殖民掠夺是不一样的,汉家迁徙人口,那就是去定居,去在当地生活,传播汉文化和生活方式,最终让这一地区汉化,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采取了这样的迁徙和扩张方式,华夏文明才能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整个中华大地,最终囊括那么辽阔的疆域,同时还能让人口繁盛到一个其他种族和文明都难以想象的境地。
“军心浮动吗?这倒是孤疏忽了。”听了左长史的话,朱瞻埈想了想之后对他说道:“既然如此,在军中发布谕令,青玉卫士卒可将自家三代以内亲眷接来倭国,由王府出资负担路费,并且愿意迁移来倭国的每户人家发放二十亩良田,并且免田赋三年。”
朱瞻埈说分田地,如果放在大明多少有点困难,毕竟他就算是藩王,名下的田地也是有限的,纵使藩王可以下令开垦荒地,一下子几万亩的田地多少还是没有那么容易得到的。
而且就算一位藩王名下有这么多的田,他也不会舍得一下子拿出几万亩来分给手下的士卒和百姓。
但在倭国来说,这就很简单了,因为在刚刚结束的检地中,朱瞻埈的名下多出了大量的田地,按照倭国的石高来算的话,有着大约五十万石的领地。
按照一亩地一石粮来计算,这就是至少五十万亩的土地。
虽然实际上倭国的石高并不是这么计算,土地也不可能说都是一样的产量,但总的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量。
当然,这当中有一部分是朱瞻埈答应保全的那些投效武士的家族领地,不过这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大头基本上都是之前九州岛上各路大名和他们手上高级家臣的领地。
现在这些领地都收归了朱瞻埈的名下,拿出一部分来分给麾下将士,是一件惠而不费的事情。
毕竟朱瞻埈自己一个人再有能耐也不可能说种几十万亩的土地,而土地分给了士卒的话,他也一样是能够从这些土地上获得粮食和税收的。
日本的石高这玩意其实是一套很复杂的系统,它变态的地方在于这玩意是按产量来算面积,而不是按面积来计算产量,所以不了解的人看这玩意就非常的抽象。
不过根据丰臣秀吉的太阁检地的记录,1石=10斗=100升=1000合。
而田地面积计算大约是三十步=1亩,十亩=一反,十反=一町,一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公顷。
一反上田的产量是一石五斗稻米,也就是说换算成中国的亩的话,差不多就是一亩上田产粮食一石。
不过我没查到日本一石到底是多少斤,有一个说法是30公斤,但知乎上也有人说是130公斤,具体的没有查到更确切的史料。
同时期大明的稻米亩产也是一石五斗左右,但这个一石是大明的重量单位,大约折算过来是92-94公斤左右。
所谓明代一石是120斤,这个说法的斤是明代的一斤十六两的斤,比现在的一斤要多出六两的重量的。
(https://www.lewenvuxs.com/3718/3718877/11623846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