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皇长孙免费阅读小说 > 第457章 朱元璋对沐家的信任

第457章 朱元璋对沐家的信任


第457章  朱元璋对沐家的信任

        朱元璋没想到,大孙竟然这般抬举沐英。

        “咱让沐英世代镇守云南,大孙就没有什么可忌惮的吗。”

        乾清宫中,朱元璋笑着问道。

        朱英道:“能有什么忌惮的,说起来孙儿虽然没跟沐英叔见面过,不过早就听说了其偌大的名头,可惜,无缘一见。”

        朱元璋有些叹息道:“他是个好孩子,那个时候咱和大妹子,还没有儿子,看他可怜,便就收养为义子。”

        “当时他才八岁,就跟着咱一路南征北战,四处漂泊。”

        “英儿他是极为聪慧的,而且很是孝顺咱,什么时候,都不用咱吩咐,便就已经抢先做完了。”

        “他十岁的时候,你奶奶便就生了你爹。”

        “他是咱的义子,也是最为年长的,老大出生后,他眼中的欢喜,咱是看得见的。”

        “你爹跟他的关系特别好,虽然不是亲兄弟,但跟亲兄弟没有什么两样。”

        “咱每天要忙着安排打仗的事情,伱奶奶她也要忙着给咱帮忙,你爹他小时候,一直都是英儿他帮忙带着,比咱这个父亲,陪伴标儿的时间都要长许多。”

        “咱对于英儿,一直都很放心,虽然有臣子劝说过,但我相信英儿,绝对不会做出什么对不起咱的事情来。”

        “后来咱建立了大明,英儿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咱便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当时咱拿出了大明的地图,让其挑选一块地方,给他封王,但是他没要。”

        “英儿跟咱说,他的功劳,还不足以封王,连国公都够不上,顶多只能是一个侯爵。”

        “而他求咱的第一件事,便就是请求恢复沐姓。”

        说道这里,朱元璋笑着说道:“说起来,英儿在跟着咱的时候,便也改了姓,跟着咱姓朱。”

        “确实是跟大孙,有着几分缘分在里面。”

        也就是沐英改回了沐姓,不然若是姓朱,入了皇籍,那便是跟朱英同名同姓了。

        而在老爷子的话中,也体现出了对沐英深厚的感情。

        沐英是随着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的开国功臣,能文能武,又极为彪悍,却只活到四十八岁,便就因病去世。

        不过比起其他开国功臣来说,也算是得以善终。

        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心狠手辣的皇帝,弑杀功臣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可以说开国功臣几乎都被诛杀殆尽。

        沐英算是相当成功的,始终能得到朱元璋的重用,镇守西南重地。

        即便是现在,沐英死后,对于沐英后代,也很是信任。

        沐英的出身可以说惨到不能再惨,他是个婴儿,生死一线时朱元璋收养,成为其义子。

        十二岁便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所向披靡,屡立战功,为朱元璋夺得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当朱元璋登基称帝时,沐英作为皇帝的干儿子,在别人看来,至少应给给封个王当当,

        然而去了老少边穷的云南戍边,跟西南地区各族蛮夷作战,沐英没有一句怨言,始终保卫着大明江山的西南疆土。

        沐英在西南鞠躬尽瘁,多次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朱元璋道: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矣。

        沐英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他虽然人在西南,但是非常感谢朱元璋和马皇后对他的救命和提携之恩。

        一旦打了胜仗,收获了一些战利品或者一些土特产,就会挑选一些上乘的礼品送给朱元璋,以报答朱元璋的恩德。

        沐英世代镇守云南,其实也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云南离京师较远,且少数民族众多,又临近番邦,蛇虫鼠蚁、地形崎岖、瘴气弥漫,这一切不利条件都限制了大明中央对云南进行编户齐民。

        所以在云南治理上,朱元璋犯了难。

        其实在拿下云南的洪武十五年,同内地一样,云南设立了布政使司和卫所,但效果不佳。

        云南版籍被地方土司藏匿起来,地方土司完全不买布政使的帐。

        加上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土司叛乱事件,驻扎云南的明军东征西讨,疲于奔命,朱元璋被迫重新思考云南的统治。

        洪武十六年,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朱元璋终于做出了选派“名臣重望者”镇守云南的决策。

        自此该项政策成了有明一代不曾变过的国策。

        “名臣”是谁?

        当时云南的三大将是傅友德、蓝玉、沐英。

        从亲近程度上,只能是朱元璋的义子沐英,因为一旦选外人镇守天高皇帝远的云南,很容易发展成分裂势力。

        以朱元璋猜忌多疑的性子,不管是谁,绝对无法安心,也就唯有沐英了。

        所以当年朱元璋就将傅友德、蓝玉二将召回,明确让沐英镇守云南。

        自洪武十六年,沐英正式“镇守云南”开始,明朝在云南的体系实际发生了大变动,虽然布政使司还存在,但最高权威变成了将军沐英,实际就是军管云南。

        沐英是云南地方最高权威,有一切行政决定权,驻扎各府县的将领也能干涉地方行政。

        这其实跟土皇帝已经没了两样。

        即便是京师的监察御史过去,也只能是看着沐英的脸色行事。

        这等权威,除开太子朱标外。

        即便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甚至是燕王朱棣,都远远没有达到这般的信任程度。

        这可是一省之地,且云南面积本就很大。

        洪武十九年,沐英上书请求屯田云南,其屯田政策是三戍七屯、且戍且屯,屯田范围遍及云南各地,以屯田兵充当镇压力量。

        这么一搞,既可以让明军自给自足,又加强了本地的镇压能力。

        此举赢得了朱元璋的连连称赞,说屯田可以“紓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

        屯田制遂在云南广泛实行起来,也正是此举让朱元璋觉得沐英这小子能成事,就更放心让他镇守云南。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沐英的屯田制,等于在给自家养兵。

        这些屯田的兵,多数都不是汉人,而是当地土司。

        在云南,本来大家都只认沐英,这么下去,那还了得。

        当这个事情通过朱元璋的认可之后,当天的朝会上,就直接是炸开了锅。

        大量的文官,跪倒在奉天殿上,向朱元璋请求掣肘沐英,不能给予如此大的权力,这跟国中之国,已然没有了任何区别。

        按理说猜忌多疑的朱元璋,也应当就此收回沐英的权力。

        实际上朱元璋甚至没有压后,当场就把所有文官的弹劾全部驳回,并且禁止往后再说此事。

        可见对于沐英的信任。

        他是真的已经把沐英,当作是自己儿子般看待了。

        到了如今,事实证明沐英并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

        在忠心上,没有半点被质疑的可能。

        这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孝顺。

        “大孙当是不记得了,当初你小时候,最喜欢跟你沐英叔,一起玩耍。”

        “你父亲因为咱这边的安排,经常要批阅奏章,是以每次英儿过来,都会跟玩乐很久,那个时候,你最喜欢骑在英儿的背上,玩骑马马的游戏了。”

        “当时咱都震惊了,那年洪武十年,正好是咱封他为西平候的日子,没想到他前脚在奉天殿得了侯爵,后脚就给你当马儿。”

        朱元璋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似乎是想起了当初看到的那一幕让他惊讶,且又欣慰的场景。

        或许也正是由于这件事情,让朱元璋对于沐英,一直打心底就信任,没有丝毫的动摇。

        许多这样的小事叠加起来,才有了洪武十五年,沐英镇守云南的可能。

        说道这里,朱元璋又有些伤感:

        “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当初你奶奶去世的时候,正值七月,英儿尚在对外征战,率师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分道平定乌撒、东川、建昌、芒部诸蛮,设立乌撒卫、毕节卫。”

        “咱后来才知晓,英儿知道大妹子去世的消息,便就在军营里昏倒了,而后三日未食,得了一场重病,险些去了。”

        “去年英儿,也是因为标儿薨逝,受到了打击,没能撑住。”

        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声音之中,已然带着少许的哽咽。

        大妹子,朱标,沐英。

        这都是他曾经最为亲近的人。

        不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两个次子,也都是朱元璋的嫡子,但从情感上来说,却没有沐英那般亲近。

        这其中最大的关键,还是在于孝顺。

        沐英的孝顺,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的。

        而沐英临死前留下对后世子孙的祖训,也让朱元璋感叹不已。

        “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

        朱英此时,也有一些唏嘘。

        沐英一家,满门忠烈,自沐英开始,随大明近三百年国祚,从未有过离心之事。

        明仁宗时,沐晟因攻打高黎贡山兵败,死于楚雄。

        朝廷追赠定远王,以其幼子沐斌袭爵位,居京师,由其弟沐昂代镇云南。

        沐昂死后,追封定边伯,由侄子沐斌接替。

        从沐昂开始,沐家的爵位虽然逐步降低,但是朝廷依旧十分倚重沐家将,平定边疆频仍不断的战乱。

        可以说,有沐家镇守边陲,大明朝皇帝坐在北京金銮殿的宝座上,感到格外安心。

        明朝灭亡,在南方残存着以朱姓皇族宗室建立的南明政权苟延残喘,做为云南一方诸侯的沐天波,选择追随南明最后的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开始了流亡的生涯。

        沐天波是沐英十一世孙,崇祯元年,父亲沐启元暴卒,年仅十岁的沐天波承袭爵位,任职征南将军。

        顺治十八年,清军进逼云南,云南开远土司趁机叛乱,沐天波被迫出逃,沐氏一族几乎被屠戮一空。

        朱由榔在沐天波等人辅佐下,逃亡缅甸。

        缅甸国王莽达喇容留了他们,莽白杀死莽达喇自立,新的国王莽白对这些明朝遗老遗少早有抛弃的念头,表面上还要伪装一下。

        当年七月,缅王莽白托人捎口信,约定永历帝过河,二人同饮咒水盟誓,永结同好。

        永历帝也怀疑,但是寄人篱下,不得不听从人家的安排。永历帝与武将沐天波、大学士马吉翔等部分文武官员仓促前往,不料被三千缅军团团包围。

        紧急关头,沐天波夺刀反抗。

        可惜寡不敌众,南明官员四十二人全部遇难,缅军随后赶往永历帝住处,将其随从三百人斩杀殆尽,此次事变史称“咒水之难”。

        至此,沐家十二世十六任黔国公效忠的大明王朝彻底寿终正寝了。

        没有跟沐英打过交道,确实比较遗憾。

        只是当初的朱英,在来京师的时候,太子朱标就已经身故了,而知晓自己身份的时候,沐英都已经安葬在了京师的将军山。

        倘若早一些知晓,或许还能避开此次死劫。

        去年沐英病逝,年仅四十八岁,如果不是忧伤过度,不说七八十,活个六十岁绝对不是问题。

        沐英不死,朱允炆就有了依靠。

        朱棣造反,必当是没有任何的机会。

        想到这里,朱英也不由心中感叹,这燕王朱棣,能够在原历史上成为永乐大帝,当真是天命眷顾。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有西平候沐英,甚至像是冯胜等非是淮西勋贵集团的核心名将,包括傅友德。

        这些人中,但凡有一人在世,朱棣都没有半点成功的可能。

        偏偏秦王,晋王早逝,沐英也是如此。

        而所有名气非凡,有着极强军事天赋的名将,又全部给朱元璋弄死了。

        加上朱允炆对于自小一起长大的李景隆,又是极为信任,偏偏李景隆跟燕王朱棣关系莫逆。

        还有各路藩王的寒心,从而导致的袖手旁观。

        这里面的因素,可谓是缺一不可。

        就是这么复杂的情况,偏偏就全部集齐了。

        要说这原历史上的朱允炆,还真是皇位丢得不冤啊。

        朱棣虽说是永乐大帝,裂土开疆,但大明的百姓,也跟着受苦多难。

        最为明显的数据,便就是官方记载之后,永乐末期大明全国人口的统计,反而比洪武年间更少了。

        可见亲征蒙古的功绩之下,是累累白骨铸造而成。


  (https://www.lewenvuxs.com/3763/3763865/11696886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