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政冷经热(九)
前往基辅与德国代表团秘密会面的路上,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莫洛托夫心神不宁,甚至看里宾特洛甫的资料之时都静不下来心。几次尝试后,发现自己真的静不下来心,莫洛托夫索性拉开卧铺的窗户,抽起了烟。
风从窗户里吹进来,差点吹散了几份报告。莫洛托夫只能把窗户拉下来,坐在铺位上沉思。让莫洛托夫烦恼的是苏联最大的搅屎棍,被流放的红军缔造者,托洛茨基又开始搞事了。
托洛茨基一直主张“全球分工”,也就是说,苏联人民卖肝卖肾的为世界革命提供物资与金钱,各国革命者们拿着苏联的援助搞革命。直到推翻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全球完成共产主义革命。
斯大林同志提出的“一国社会主义”,就是要把苏联的资源用在建设苏联上。在两者的斗争中,托洛茨基失势,斯大林同志获得了党的主导权。
最近,随着德共被纳粹党取缔,大量德共领导人和忠贞的党员被抓,托洛茨基又开始在国外瞎折腾起来。如果托洛茨基只是大骂德国纳粹党,苏共根本不会当回事。可托洛茨基对纳粹党只是骂几句,主要火力用在攻击苏联抛弃了德共,抛弃了第三国际。德国纳粹不仅取缔了德共,还把在德国的第三国际领导人给抓了起来。
这批人本就是托洛茨基“国际分工”政策的成果,托洛茨基的第三国际设计中,各国共产党组成一个组织,各国共产党都是第三国际的党支部,共同发动共产主义革命。莫洛托夫倒是能理解托洛茨基的愤怒,德共被一网打尽,第三国际遭到重大破坏,托洛茨基的期待化作流水。托洛茨基当然受不了。
托洛茨基在苏联国内影响极大,苏共内部还有不少人很仰慕这位红军的缔造者。加上德共与第三国际的损失,苏共内部有不少人主张苏联要和中国一样,降低与德国的外交关系。而且1932年苏联遭遇各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减产了20%。苏共内部不少人并不支持托洛茨基的同志们的情绪受到影响,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变得激烈起来。各种因素叠加,斯大林同志试图加大苏德贸易合作的建议遭到苏共党内相当一部分同志的反对。
莫洛托夫自己虽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是他本人认为,德国纳粹是敌人。如果自己稍微用点手段……是有可能让苏德合作遭到巨大阻力。这样的念头如同小妖精一样,在莫洛托夫脑海里盘旋,怎么都驱逐不掉。
为了对抗这种冲动,莫洛托夫努力反复回想着斯大林同志交代的要点,“与德国的贸易合作,是为了刺激法国。只有让法国感受到压力,才可能扭转法国对苏联的态度。”
即便是莫洛托夫,也花了不少时间克服内心的情绪。等他回归冷静后,拿起了里宾特洛甫的资料。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1893年4月30日出生在德国韦塞尔的军人家庭。在梅斯和格勒诺布尔接受外语教育之后,里宾特洛甫赴加拿大独立经商4年。1914年返回德国,志愿入伍服役,后晋升为中尉。大战结束之时,里宾特洛甫临时赴驻伊斯坦布尔的德国军事使团任职,战后在柏林经营主要面向英国和法国的酒类出口。
1920年,里宾特洛甫与德国香槟酒制造大王亨克尔之女安娜利斯·亨克尔结婚,开始步入上流社会。1925年,里宾特洛甫过继给拥有贵族头衔的姨妈,从而拥有贵族姓名前缀。
1932年5月1日,里宾特洛甫加入纳粹党,一年之内即成为国会议员、党卫队上校和希特勒的外交顾问。
关于里宾特洛甫的资料就这么多,莫洛托夫觉得纳粹派来的代表或许是一个有着啤酒肚的中年商人模样。
等火车抵达基辅,莫洛托夫见到里宾特洛甫,之前的设想都被推翻了。里宾特洛甫是一位身材高挑,金发碧眼,一看就非常精明能干的男人。里宾特洛甫送上了礼物,是两瓶酒。莫洛托夫甚至都没询问酒的好坏,如果酒贩子把酒当礼物,至少可以真正的期待一下。
莫洛托夫本以为里宾特洛甫会对纳粹的行为进行解释,以求得苏联的谅解。就听里宾特洛甫开口说道:“以前的德国政府没有勇气与苏联进行全面的经济合作,请苏联政府相信,现在的德国政府已经不会再被任何限制德国经济发展的条约所约束。”
莫洛托夫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问道:“您的代表兴登堡总统的意思么?”
里宾特洛甫摇摇头,“德国民族运动的目的是将德国从现实的巨大痛苦中解放出来,我服从于这个运动的领导者,希特勒总理。”
莫洛托夫发现里宾特洛甫在避重就轻,始终不愿意就纳粹取缔德共的事情作出解释。虽然很想追问,但是莫洛托夫却不得不承认,里宾特洛甫正在给莫洛托夫制造一个可以不去谈德共事情的环境。但莫洛托夫没忍住,说道:“纳粹的手段着实令人惊讶。”
里宾特洛甫也认真起来,“您可以认为,这和苏联枪毙沙皇全家一样,是必然的代价。”
莫洛托夫一时间有些吃惊,里宾特洛甫的反应灵敏到令人讶异,而且里宾特洛甫的回答的确能让人理解到他的想法,并且相当的针锋相对。
里宾特洛甫则继续说道:“这是一场德意志民族运动,我相信苏共完全能理解德国为什么必须这么做。因为德国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尽快恢复秩序,才能让德国从混乱与内战边缘回到快速回复经济的轨道上。我受命而来,就是为了与苏联就全面展开经贸进行谈判。德国与俄国在历史上有着长久的贸易关系,通过洛迦诺公约,德国已经与周边各国获得了稳定的关系,现在,德国想在这样的稳定关系下,与苏联进行全面贸易。”
提到洛迦诺公约,莫洛托夫有些感受到里宾特洛甫的诚意。在建设“一国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苏联不仅遭到了西欧国家的敌视与封锁,同样遭到东欧国家的集体反对。是1925年10月16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了会议。七国在美国的推动下,将苏联排除在外,组成了一个勉强算是集体安全协议的洛迦诺公约。自此,苏联被西方世界彻底孤立了。
现在苏德两国并不接壤,如果德国与苏联大做生意,肯定能够影响洛迦诺公约的参与国,让其改变对德国的态度。
虽然还是觉得纳粹是敌人,莫洛托夫依旧按捺住心中的不快,开始与里宾特洛甫谈论起贸易问题。作为苏联的外长,莫洛托夫不会与里宾特洛甫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两人谈论的都是苏德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
“德国想用哪种货币进行交易?”莫洛托夫问道。
里宾特洛甫内心其实有些慌,他是靠着自己经商的经验,以及在德国国内时间不长的外交经历,以及与上层的接触,还有短时间内寻找一些学者教授以及外交人员,从人家那边学来的外交经验。由于没在外交系统干过,里宾特洛甫并没有系统的经验。
可赶鸭子上架,此时也没有其他选择,里宾特洛甫尽量让自己看着如同商业谈判上的老手,尽可能装出一切尽在掌握的神色,前去试探对方的底线,“苏联的卢布,德国的马克,都可作为交易的货币。”
“如果我们需要美元和英镑呢?”莫洛托夫继续试探德国的底线。
里宾特洛甫脑子转的极快,他平静的答道:“那么德国也会希望苏联用美元和英镑进行支付。”
表达了对等态度之后,里宾特洛甫又尝试把谈判继续推进,“我认为苏德的贸易模式可以对比中苏贸易的模式。”
听到这话,莫洛托夫板着脸问道:“德国能够向苏联提供和中国一样的保证?”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心中觉得已经判断出了里宾特洛甫的个人水平。
从表面上看,中苏贸易是个非常简单的挂账模式,日常交易中虽然使用人民币或者卢布计价,实际上这是一个账面上的数字。中苏双方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对账,并不存在真正的人民币或者卢布在两国之间流动。
当苏联需要英镑、法郎、美元的时候,就会向中国提出要求,根据国际上的商品价格向中国多出口一些商品,中国则向苏联提供支付需求。在这个合作过程中,中国不仅仅是苏联的贸易伙伴,还向苏联提供了金融服务。很多苏联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是借了苏联在中国开办的公司,以中国公司的名义进行。
里宾特洛甫虽然找了一个很好的对比对象,但是苏联国内把中国视为一个冷淡有颇有合作空间的邻国。而德国纳粹现在被视为苏联的敌人,纳粹德国想获得等同于中国的服务,莫洛托夫觉得德国想得太多。
里宾特洛甫直觉的认为对面的莫洛托夫应该很不满意,因为缺乏外交经验,里宾特洛甫也不知道按照外交模式该怎么处理,他索性放弃了想用外交专家手段的想法。
按照商人的作风,大家不要谈“大义”,只用谈吸引人的利益就行了。即便是非常不喜欢对方,眼前的利益是谁都拒绝不了的。里宾特洛甫说道:“德国拥有最先进的民用技术,在这些领域,苏德两国有全面合作的空间。”
莫洛托夫发现这正好是斯大林总书记所需要的,自己着实没有反对的理由。虽然还是不情不愿,只能暂时答应下来。
以纳粹与苏联在政治上的关系,莫洛托夫没提出喝酒庆祝的建议。里宾特洛甫也差不多,他只是主动伸手要与莫洛托夫握手。莫洛托夫思忖片刻,才不情不愿的与里宾特洛甫简单的握了一下手,就立刻放开。
里宾特洛甫对这种感觉非常熟悉,在继承财产与爵位之前,里宾特洛甫为了生意尽力周旋于权贵身边,那些权贵们也是如此冷漠的对待里宾特洛甫。即便心中不快,里宾特洛甫依旧以应有的礼貌告辞,施施然转身离去。
看着这位纳粹代表的背影,莫洛托夫觉得自己好像完全没有占据上风,很是不甘。但这也没办法,这是斯大林总书记的安排。第一个五年从1928年开始,1933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年份。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349.8%。农业产量是1913年的187%。如此成功的政策,使得斯大林总书记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如果把进出口也算在内,苏联的轻工业品供应达到了1913年的820%,中苏贸易不仅打破了苏联遭到的鼓励,更是满足了苏联的大部分需求。性价比很高的中国轻工业品轻工业品,不仅满足了苏联城市工业人口的需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苏联的农村问题。
回去的火车上,莫洛托夫看到苏联农民们已经开始做春耕前的准备,以前的农民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这么早上工。苏联刚建立的时候,根据苏联农业播种面积计算出来的粮食产量,不管怎么都收不足。以至于干部们必须采取拆房、吊打的方式逼迫农民交粮。
几年前开始,苏联把轻工业品运去农村,农民把粮食卖掉,购买轻工业品,虽然看似复杂了一些,整体效率大为提升。那些没有觉悟的俄罗斯农民们,为了买到国营商店里面的轻工业品,甚至很自觉的把粮食拿出来卖给国家。
最近两年,当大量中国生产的农用车辆与机械进入苏联后,那些农民们生产积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农民们开着他们各种两轮、三轮、四轮车辆拉着交税之后的剩下的农产到城市的农贸市场上销售,令干部和工人们有些不满。但是苏联政府则靠从中国引进技术,并且加大进口,让苏联干部和劳动模范们也开上了汽车,倒是大大缓解了这些不满。
莫洛托夫此行之前对苏联与德国的经济进行了调查后,其实也不是很确定,到底要从德国购买些什么。德国现在的确有些技术产品,譬如蔡司的光学仪器,技术水平的确在全球都很先进。但是苏联也有自己的光学仪器厂,即便产品质量不如蔡司的产品,也能够充分满足苏联的需求。
把斯大林总书记的看法与里宾特洛甫的态度对应,莫洛托夫不得不认为,斯大林总书记把中苏合作的经验,以及从中国借鉴的经验放到了苏德最新关系上。
苏联现在不愿意主动提及中国政府的政策,过分宣传外国对苏联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苏联一直在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何锐政府的政策非常重视。苏联党校的研究报告认为,何锐政府非常注重扩大规模。通过借款购买,以及引进外资的方式,全力解决中国“有没有”的问题。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之后,何锐政府又开始推进规模。
由于中国6.5亿的人口,人民需要量暴增,使得中国工厂能够快速招人,使得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快速跨过工业国的门槛。这种做法也是斯大林同时五年计划的思路之一。从结果看,第一个五年计划获得了伟大的成功,国家投资让本就是世界列强之一的俄罗斯地区迅速完成了工业化。
回想着成功,莫洛托夫最终决定再次坚持斯大林总书记的对德思路。因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英国、法国、美国都实际上与苏联进行起贸易。但是这种贸易关系并不稳定,一旦欧美经济危机结束,这些国家就会立刻重新对苏联采取贸易封锁。而法国经济由于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法国在中欧以及东欧大量撒钱投资,对于苏联持一种并不友好的姿态。
斯大林总书记认为,想改变法国对苏联的态度,就只能从德国入手。如果法国开始感受到德国的威胁,在现在的欧洲大陆上,法国能够合作的对象只剩下了苏联。
决定支持斯大林总书记的路线,让莫洛托夫感觉更加不安。在苏共内部,大家或许不敢直接抨击斯大林总书记,但是同志们可是敢猛烈抨击莫洛托夫。德共以及第三国际的覆灭,大概就得由莫洛托夫来出任挨骂的角色了。
莫洛托夫长谈一声,很想喝一杯。突然就想起了里宾特洛甫送给他的酒。但莫洛托夫并没有去碰那些酒瓶,现在苏联收入以及待遇提升后,对于腐败的打击也严厉起来。不少曾经收过欧美国家外交人员礼物或者招待的干部都因此落马。
为了两瓶酒就被品评,甚至是免职,莫洛托夫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这么做。于是莫洛托夫叫来秘书,“你去餐车那边,给我拿瓶酒!”.
(https://www.lewenvuxs.com/3849/3849069/10967652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