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中南亚之战(七)
自从英德议和,德国开始从法国撤退后,自由法国政府内部就陷入了分裂。一部分自由法国成员在德国完全撤出法国后就回了法国。以法共为主的一部分左翼成员则更坚定地支持《太平洋宪章》,认为现在的法国必须革命,才能从殖民主义中得到解放。
戴高乐虽然没有走,却也十分为难。因为维希政府以局势动荡为理由,并没有立刻重新举行大选。戴高乐已经被维希政府缺席判处死刑,他回法国后大概不会被杀,却注定有牢狱之灾。
戴高乐不愿意回法国的另一个原因是法国政治发生了几乎能称为根本性的变化。西欧战役的失败,导致德军撤出法国后,法国国内右翼彻底崛起。虽然法国右翼内部有很大分歧,但是在彻底否定法国民主制度方面,法国右翼达成了一致。
法国右翼认为,是黎塞留、拿破仑这样的极权主义者创造了法国的辉煌。两次击败法国的俾斯麦与希特勒,其共同点都是集权者。所以法国右翼力求建立起一个极权主义的政府,并且开始对法国国内的左翼和民主派实施了迫害。
身高近2米的戴高乐这些天不怎么说话,神色也很苦闷。因为戴高乐本人虽然也觉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制度太过于混乱,但戴高乐本人只是希望在法国的民主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率的政府,以避免法国过去几十年的混乱。而不是直接推翻民主制度,建立起一个集权政府。
戴高乐知道,自己的政治立场肯定没办法与现在法国国内占据优势的右翼合拍,如果自己回到法国,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戴高乐也不怎么认同法国共产党的理念,可中国现在依旧没有承认法国维希政府,其理由是“法国已经事实上加入了法西斯阵营”。戴高乐一旦离开了自由法国政府,还会失去中国给予自由法国政府的财政支持。如果此时法国依旧沦陷,戴高乐离开的话,还有法国殖民地可以去。随着德国退出了法国,法国殖民地也都选择了维希政府,戴高乐此时离开,就失去了一切。
在这样的苦闷中,戴高乐坐在屋里,桌上放着喝了一半的酒。突然外面传来一阵骚乱声,戴高乐透过窗纱看出去,就见几名穿着黑色制服的人走进了自由法国的办公楼,这些人穿着中国国安局的制服。自由法国政府的负责人迎了出来,双方交谈片刻,就走进了里面。
片刻后,戴高乐的办公室门被敲响。很快,戴高乐就到了会议室,中国国安局的人正在讲述他们已经搜集到的证据。戴高乐听了片刻就明白过来,自由法国政府里面有人给英国通风报信,使得英国人知道了中国的军事调动,险些酿成中国空军的一场失败。
戴高乐此时没啥兴趣继续听这些破事,他认为中国国安局没有说谎。现在自由法国政府内部肯定有些人会这么做,那些人之所以留下的原因与戴高乐一样。这帮家伙搞出些出卖情报的事情也不稀奇。
交谈继续着,直到戴高乐听到说法国犹太人中有些人参与此事,他们与法国自由政府内的一些人共同向英国泄密。戴高乐登时不快地说道:“只怕犹太人才是主谋!”
屋内的人都看向戴高乐,戴高乐没好气地继续说道:“历史上犹太人就以做这些事出名,而且现在能够拿出收买自由法国政府人员钱的只有犹太人了!”
发表了这么一番看法后,戴高乐站起身离开了会议室。对于现在的局面,戴高乐更加没兴趣了。未来会怎么样,就等到未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再说。
戴高乐没想到,未来的变化竟然会这么快。10月27日,当中国稳定住了金兰湾基地后,柬埔寨国会通过了决议,向英国宣战,并且邀请中国军队进入柬埔寨,以保护柬埔寨的安全。
中国在柬埔寨的时候已经开始建设当地的港口与机场,现在机场已经完工,码头经过扩建与疏浚,已经能够停泊万吨巡洋舰。中国空军率先转场柬埔寨的机场,此时中日联军已经改名为亚洲联军,朝鲜、占城、上缅甸都向英国宣战,三国都加入了联军。
亚洲联军的海军进入金兰湾,海军陆战队依旧在路上。此时中国驻泰国大使已经反复向泰国政府作出解释,中国绝不会军事入侵泰国,也不会逼着泰国加入亚洲联军。只要泰国政府没有加入英国那边,中国绝不会对泰国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泰国国王并不敢完全相信中国的要求,但是中国驻泰国大使向泰国提出,想建立一条通过泰国的中南半岛铁路。泰国国王很想拒绝,但是泰国国王不敢说出口。最近泰国已经知道上缅甸国防军歼灭了6个英国旅的部队,上缅甸与泰国接壤,中国不会入侵泰国,但是上缅甸军队可未必不会。刚加入亚洲联军的柬埔寨也未必不会入侵泰国。甚至有可能两国一起入侵泰国。
泰国也算是见过世面,当上缅甸与柬埔寨入侵泰国之后,中国就可以用调解人的身份出面。那时候泰国想让两国离开泰国,就只能答应中国修建铁路的要求。这个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会这么做,不可能中国就格外特别。
而中国大使最近两天已经两次求见了泰国国王,说的多是中南铁路的事情。所谓事不过三,泰国国王不得不问道:“中国对这条铁路有什么要求?”
中国大使答道:“我与泰国财政大臣谈过,泰国没有财力负担这条铁路。中国愿意借钱给泰国政府,由中国铁路企业修建这条铁路。当然,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会尽可能雇用泰国劳动力,给泰国增加就业机会。这条铁路修建过程中,中国政府也会为泰国提供铁路工作人员的培训,以确保这条铁路完工后,泰国可以立刻运行这条铁路……”
泰国国王静静地听着,然而中国驻泰国大使讲述的都是中国将如何建设铁路,帮助泰国就业以及泰国运营。等中国大使讲完,泰国国王又等了一会儿,见中国大使并没有继续发言的意思,他忍不住问道:“就这些么?”
“国王陛下,具体铁路修建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只能遇到了再说。现阶段我国的看法就这么多,更具体的内容在我递交的文件里。”
泰国国王知道外国修建铁路的时候都会要求铁路线两侧5公里内的矿产与土地所有权,他一直在等中国驻泰国大使提出此事,却没想到始终没听到。
既然中国大使没提,泰国国王也不准备节外生枝。送走了中国大使,泰国国王立刻与宫内的文官一起研究起中国递交的文件。研究了一大圈,报告里面只有借款,还款,铁路建设,铁路运营的内容,并没有任何侵犯泰国主权的要求。泰国国王没想到中国竟然真提出了一个看着非常和平的建议。最重要的是,中国修建铁路的计划非常和平,除了对工期有要求之外,竟然连运营铁路的事情都没有要求。
只看这份文件,中国只是想借钱给泰国,然后修建这条铁路,铁路的所有权也归泰国所有。中国方面认为泰国没有运营铁路的经验,为了让铁路能够良好运行,中国泰国合资铁路公司先获得5年运营权。在合资铁路公司内,泰国员工的比例超过70%。中国在铁路公司内只有负责运营的经理,并不占铁路本身的股权。
这么公平的合同反倒让泰国国王更加担心,可他着实没有反抗的勇气,经过一天的讨论,泰国国王最终决定,只要中国不逼着泰国参战,允许泰国和平中立,其他事情就先忍了!
10月28日,在泰国王宫内,中泰两国签署了《中泰铁路网计划》。掌声响起时,中国空军已经抵达了马来亚上空,对马来亚的空军基地进行了轰炸。
英国在马来亚的几个空军基地附近都设置了雷达站,提前发现来袭的中国空军。英国空军立刻起飞迎战,英国空军毕竟是经历过不列颠空战的部队,尤其是装备了P47与P51这种采用了涡轮增压器的先进战斗机,与中国空军大战一场,并没有处于完全的劣势。
但是打退了一波中国空军的进攻,第二波中国战斗机马上赶到战场。好在南部机场的英国空军大队赶来助战,才顶住了中国空军第二波攻击。
中国第二波飞机刚离开,第三波飞机接踵而至。英国飞行员们没有镜子,否则就能看到他们发白的脸。而空战的天平此时迅速向中国生力军倾斜。原本中英两军的损失基本持平,现在刚交战就变成了1:2。英军击伤击落一架中国飞机,自己就得损失两架。英国空军不想放弃机场,拼了老命打退了中国第三波进攻。气还没来得及喘一口,就面对中国第四波进攻。
看着精神百倍的中国飞机出现在视野里面,已经在一天内出击两次的英国空军飞行员们无可奈何让出机场上空,向南方机场撤退。英国机场还有防空炮守护,但是这点防空火力在铺天盖地的中国轰炸机面前根本不够看,几分钟内,英国机场与防空火力都消失在雨点般落下的航空炸弹的爆炸火光里。
中国空军并没收手,而是继续向更靠南的机场发动了进攻,刚降落后喘口气的英国空军不得不再次起飞。这次英国空军实在是无力再战,只能继续向南撤退。中国空军随即彻底摧毁了这个机场。
只是一天时间,英军六个机场就被摧毁了两个。新加坡战区司令阿瑟·珀西瓦尔中将揉着太阳穴,依旧没办法解决头疼。他拿出一瓶绿色的中国产风油精,抹了些在鼻孔下,两个呼吸就觉得一股清凉顺着鼻腔直冲脑门,脑筋终于清醒了一些。
他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继续打下去,英国机场会被全部摧毁。但是中国凭借的是一力降十会的正统用兵手段,不管中将有多丰富的战斗经验,对此也没有破解之法。除非他能如上帝一样凭空变出飞机和飞行员来。
此时,战区舰队司令菲利普斯中将开口说道:“司令官,我们现在等着中国空军继续摧毁空军基地,只会彻底被动。当下最好的方法是派遣海军进攻金兰湾,与中国海军决战。只要摧毁了金兰湾的海军与空军基地,就可以遏制中国的进攻。”
阿瑟·珀西瓦尔中将很怀疑英国舰队能否在中国数量巨大的空军面前活下来,他也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面对这样的提问,菲利普斯中将自信地答道:“根据我们的情报,中国的鱼雷机还没抵达金兰湾。以我们战列舰上的防空火力,加上航母,以及陆地机场的空军配合,我们完全有能力对抗中国的空袭。司令官,如果我们的机场被炸毁,北上进攻的能力就会遭到很大削弱。现在是我军最强大的阶段,是敌军相对较弱的阶段,也是我们出击的时机。”
阿瑟·珀西瓦尔中将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菲利普斯中将的观点。自从欧洲战役开始,阿瑟·珀西瓦尔中将就发现战争已经不是他过去几十年军旅生涯所熟悉的战争,在欧洲战役中如此,现在也是。
但思索好一阵,阿瑟·珀西瓦尔中将发现,他除了采用传统的战争思维,并不会其他战争方式。最终,阿瑟·珀西瓦尔中将决定相信海军名将菲利普斯中将,“我同意您出击,中将。”
(https://www.lewenvuxs.com/3849/3849080/10950526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