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时代潮流
10月15日,长安大学。
大秦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唐伟铭在长安的这一个多月以来,是他这辈子吃肉最频繁的、也是吃肉数量最多的一段时间。
在大秦使团下榻的国宾馆中,齐国人为使团成员配置的早餐一般是,鸡蛋、冷拼牛肉、培根--一种传自西洋的熏制猪肉制品,一大杯(或几杯)加了糖的牛奶,当然,不喜此种饮品的话,还有各种茶品——嗯,大多是来自我大秦的茶叶,还有米粥、饼干、油条、足馅的肉包子,以及烤面包。
到了午时,食物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牛肉、羊肉、猪肉、各类禽肉外,还有无数新鲜味美的海鱼,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奇趣野味,再配上众多的时令蔬菜,让人见之,无不食欲大动。餐后,还有许多消食的水果、饮品,让客人尽情享用。
到了晚餐时分,食物琳琅满目的餐桌上则会摆上各种酒水,葡萄酒、高粱酒、蜜酒(甘蔗酒,即朗姆酒)、黄酒,让每一个想小酌一杯的客人,都有充分的选择。
当然,作为大秦朝廷一名三品高官,唐伟铭也不是没享用过各种美味佳肴。但齐国人提供的饮食,却并不像大秦饮宴那般“清新典雅”和“小家碧玉”,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量大份足,如同“关西大汉”一般,将各种经过精心烹饪的肉食和蔬菜,以大盘大碗的方式,摆在一张中间可转动的巨大桌面上,看上去极具视觉冲击力。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耕牛是大秦最为重要、也是最为主要的农用生产资料,一般轻易不会宰杀,制成各种烹饪美食。尽管,大秦已经控制了漠南、漠北(不过目前局势已然不稳)、青海,以及西域北疆一带,但囿于距离上的遥远,运输的不便,马匹牛羊仍不能充分供给中原和江南,更不要说将其随意地端上餐桌,成为普通百姓的口中之食。
是的,若齐国只是在招待大秦使团时,每日足量的供应牛肉、羊肉、猪肉等肉食,以此显示他们富庶的话,我们大秦同样也可以做到。数千万人口的大国,怎么着也能凑集一些牛羊,用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但是,据使团专使、内阁次辅兼礼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杨升平所言,在齐国境内,即使是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食用牛肉、羊肉和猪肉,至于鱼肉产品,对于这个四面环海的国家而言,更是家常便饭,消费量极大。
在齐国本土,一般家庭的伙食,几乎每隔一两天通常会消耗包括3-4两的肉或鱼,以及足量的蔬菜、谷物(或大米),还有蛋、糖、茶叶,以及少量的酒类。而且,在政府的推动下,齐国人每天还会消费大量的牛奶,以此充分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说,齐国对肉、蛋、奶、酒的消费相当普遍,这是物质生活相对宽裕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饮食习惯使然。
要知道,这个时期,绝大多数的秦国百姓还未实现温饱,为了果腹,将数十年前传进大陆的红薯,发掘出了无数种的花样吃法,就为了解决其口味的单一。
而齐国,人家却是将红薯拿来当零食吃,烤红薯、炸薯片,偶尔拌个大米粥,甚至许多村屯的农人会把红薯与白萝卜混合在一起,当做猪饲料!
当然,齐国民众收入高,众所皆知。在汉洲本土,一个工人的年收入在50-60元,折合白银160-190两,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技术更熟练、资历更久的工人,其收入水平往往会达到前者的两倍以上。
凡是到过齐国的秦国人就会非常惊奇地发现,在齐国虽然还有穷人,但是根本看不到那种衣食无着、流离失所的流民,更看不到饥寒交迫、面黄肌瘦的乞丐。几乎所有人都看着面色红润,身着长衣,脚穿鞋袜,而且个头明显超过大陆上的秦国人。
要是论富裕程度,齐国绝对是整个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没有之一。
齐国的经济发达,不仅仅体现在工业生产制造方面,他们的畜牧业发展也异常兴盛,成为他们国内经济的支柱之一。
杨升平提及,在三十年前,他在汉洲游学期间,齐国的绵羊头数就已达两千多万只(含羔羊)。如今,汉洲本土加上东州地区(今新西兰),绵羊数量估计已超过八千多万只。至于牛的存栏头数从六百多万头,到目前已增加到一千三百多万头。整个畜牧业产品(包括乳产品)产值达三千八百多万元。
齐国的畜牧业主要有两大宗收入,即羊毛和肉产品。在三十多年前(1690)汉洲本土及东州地区产羊毛产量便达到了四千六百多万公斤,而1720年则为3.4亿公斤,为齐国的呢绒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羊毛原料,使得他们的呢绒产品几乎垄断了整个印度洋地区的销售市场。
听说,齐国的几家食品工业研究院正在研制更为实用的肉制品冷冻保存和运输技术,以期将他们国内丰富的牛羊肉制品出口到更远的国家和地区。
而目前齐国用于冷冻食品的方法仍旧是使用冰块,这种方法只能进行短距离的运输,而无法跨越数千里海路,更不能通过终年温热的南洋地区。
不过,善于奇技淫巧的齐国人,却获得了利用空气压缩来制取大量冰块的方法,可以在炎炎夏季,也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冰块,从而将其运用在海产品和各类肉制品的短途运输上面。
“就凭齐国这般富足的生活,也难怪我大秦百姓都想方设法地出海私逃,偷渡至齐国境内。”
杨升平等一行使团人员受邀参观和访问长安大学,信步走在环境优美、宛如园林般的校园中,有人不禁感慨万分。
“世人谁能想到,昔日汉洲大陆,在八十多年前,乃是一片蛮荒之地。如今,齐国却是物阜民丰,百姓安乐,国力之强,远胜我大秦!”
“不过,齐国虽富裕而强大,但百姓却也未必安乐。方才,与齐国诸多教授所谈教育,他们竟倡导学生,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此论,恕我等不敢苟同。”唐伟铭闻言,颇为不服气地说道:“野蛮其体魄,隐有鼓励百姓好勇斗狠之嫌,并促其滋生好战之念,及至最后必然会有穷兵赎武之祸。观齐国于汉洲立国的八十多年历程来看,除了寥寥个别年份未有战争发生外,几乎三年小战,五年大战,吞灭王国百余,屠戮土人无数。要知道,昔日汉唐之强,亦终有一败,长此以往,齐国危矣,汉洲败矣!”
随行的秦国官员闻之,顿时面面相觑。
咱们是大秦使团,奉皇帝陛下召命、内阁首辅之托,来齐国获取必要的军事和经济支援的,可不是在大秦的勾栏瓦肆,让你书生意气大肆评政的!
你瞧瞧,陪同的数名齐国人,脸色都变黑了,只是囿于待客之道,便忍着没有当场发作。
“数日前,我等参观访问那万国博物馆,里面展示的藏物之多,典籍之繁,价值之高,让人见之,无不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唐伟铭继续说道:“但我却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心头,久久未能释怀。”
“唐学士有何疑问?”一名陪同的齐国官员面色不虞地问道:“若是无妨,但请直言。我等在此愿闻其详。”
“那馆中典藏之物,可有一件是你齐国所有?”
“当然,里面所有典藏之物都是……”那名官员不以为然地正要说下去,可猛然间意识到唐伟铭所说的典藏之物是否齐国所有,意指其真正来源,顿时怒目而视,“唐学士所问,是何用意?”
“我的话语之意,自然是想问,那些典籍文物,来路可是光明?”
“……”
“其中不少典藏文物,怕是为我大秦所有吧。”唐伟铭玩味地看着那名涨红了脸的齐国官员,轻轻地说道:“我认为,那些东西更应该摆在我大秦馆阁当中。”
“我们抢救保护那些典藏文物的时候,还没有伱们大秦!”那名齐国官员冷冷地说道:“那个时候,清虏肆虐,神州蒙难,别说这些典籍文物没有人来保护,就是亿万百姓,又有何人来护持?若无我大齐,这些典籍文物可能存于战火?若无我大齐持续扶持,你们大秦可能建立?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国不强,则民不立,民不立,则无言。无谓的口舌之争,意气指使,徒增笑尔!”
“你……”唐伟铭一时气结,“你此番言论,乃是霸道之言,非儒家以仁义治天下之道!”
“霸道也好,王道也罢,不过一术尔。在我大齐而言,唯有包容兼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这才能为国家争取更好的未来,为民族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也为我们的华夏文明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已然过去了。所谓儒家圣贤,道德文章,未必能适应这个时代了!”
(本章完)
(https://www.lewenvuxs.com/3876/3876561/1111105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