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策呈群雄兵四道
有关将来进讨的这支莽兵的消息,得自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曹幹这边的渠道,耿纯打听到的最新情况;一个是渠道是樊崇自己的渠道,从曹幹听说了王莽将遣兵来讨后,樊崇派了些人去洛阳等地打探,打探到了一些情况。两个渠道的消息放到一块儿,刨除掉一些一看就是假消息的东西,综合言之,这支将来徐兖讨伐樊崇等的莽兵之具体情况,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如耿纯所知,这支莽兵的主将确是太师羲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两人,其次,兵马号称十万,当然,实际的兵数不会这么多,其实数应是至多两三万人,再次,最先耿纯说这个消息时,这支兵马尚未出发,现已出关,快则旬日,迟也不出一个月,就能抵至兖州南境。
公府堂上,樊崇把这些消息,一一告与诸率知晓。
说完之后,他说道:“具体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支莽兵虽必无十万之众,顶多两三万数,然皆伪新之精锐也,甲械精良,久经阵战,我等却不可小觑。旬日、月内,其即将至兖南。我等该何以迎对,公等各有何高见,请畅所欲言,我敢闻之。”这支莽兵的情况,力子都等实际上也都早已有所了解,这时听樊崇讲罢询问,力子都当先开口。他说道:“纵为莽贼之精兵,我等各部合计百万,又何惧之?以本公之见,亦无须商议对策,只需我诸部俱皆出兵,合拢一处,即下兖南,陈兵於山阳、定陶境内,然后等此莽贼兵至,便与战即是。以我之众,击彼之寡,胜如唾掌之易!”樊崇说道:“东海上公豪气冲天,可嘉可赞。但以我见,我等虽声势壮盛,众达百万,今来犯我之莽兵,却俱莽之精锐,犹不能大意。”刘诩以为然,说道:“樊公言之甚是。莽贼之精锐,非寻常州郡之兵可比,况乎虽州郡之兵,青州田况、沂平杜俨,尚能仗之以顽抗我等。在下愚见,是须得仔细商量,议出一足以制胜之佳策,方为妥当。”力子都问道:“东平公想是有已策?”刘诩说道:“诩智短浅,暂尚无策。”力子都环视爰曾等,说道:“公等可有策矣?”爰曾等一时之间,亦都是还没想出对策。
却诸率之中,一人已有计议,长身而起,下揖说道:“在下不才,敢献一策。”诸率看之,言话之人乃是刘昱。樊崇问道:“山阳公是有何计策?”力子都建议“诸部合兵,陈於山阳、定陶”,他之此意,曹幹是否赞同,姑且不论,刘昱那是头一个不赞成的,你们各部大率的兵马,全都汇聚到山阳?这算怎么回事?就算是以此击退了景尚、王党部,仗打完以后呢?万一你们中的谁,尤其是这个力子都最有可能,赖在了山阳不走,岂不是一场大麻烦?故此,对力子都此意,刘昱是绝对不赞成的,他说道:“敢禀盟主、诸公,东海公之此策不能说不好,可却有一点不足,便是若诸公帐下之百万兵马,俱聚於山阳、定陶之一隅之地,敢问之,粮秣如何是处?山阳、定陶两郡之地耳,断难供百万义师之粮,而若诸公各自募粮,自来转输,则又道途之上,必然耗损甚多,是未免得不偿失。故在下愚见,东海公之策,似不当用。”樊崇问道:“如此,山阳公是何策?”刘昱慨然说道:“昱也不才,既已被盟主委以‘南方率’之要任,焉敢不竭力尽心?将至之莽兵虽莽贼之精锐也,合昱部与曹幹部兵,现亦数万众矣,昱敢愿亲督昱部与曹幹部兵,与莽兵会战於山阳、定陶。”樊崇蹙眉说道:“只以山阳公与曹公两部兵迎之,恐兵不足吧?”刘昱说道:“盟主虑之是也,故昱尚敢有一请。”樊崇问道:“何请?”刘昱说道:“为保万全,敢请盟主调精锐若干,为昱之后援。”这话说得婉转,但刘昱的真实意思,樊崇等却皆能听得明白,结合他不赞成力子都之议的那番话,他的意思其实是,百万之众,或言之,诸部义军的主力进入山阳,他反对,但如果是诸部义军的部分兵马,或者说,诸部义军的部分精锐进入山阳,帮助他的话,他同意。力子都嘿然,抚须笑道:“刘郎君颇有防人之心乎?”刘昱只当没听见他的风凉话,仍是与樊崇说道:“盟主,此即昱之策也,是否可用,唯请盟主决断。”樊崇沉吟稍许,问爰曾、刘诩等:“公等以为何如?”又一人起身,行礼说道:“启禀盟主,在下愚见,刘公此议虽佳,然有一点,不可不虑。”
诸人再看之,说话之人是曹幹。樊崇问道:“曹公,哪一点不可不虑?”曹幹说道:“设若莽兵至后,径就来与我等决战,刘公此策,自是大佳;可若是莽兵至后,见我等军势严备,遂不敢轻战,而屯兵陈留等地,与我等相持,则刘公此策,恐即不妥。”樊崇说道:“此话怎讲?”曹幹说道:“新虽伪朝,然现亦有朝廷之名号,差可眩惑百姓之耳目,景尚、王党名以‘王师’,其兵一到,我等若能速胜之,固然必能大扬我盟之威名,而一旦相持,日久之下,在下忧之,一则,我盟内之诸部兵马也许就会心散,二者,徐、兖各郡之官吏、强豪亦将会有可能趁此生事,将会大不利於我等也。故而在下认为,刘公之此策虽佳,不宜用之。”刘昱大大的皱起了眉头,说道:“曹公,你说我此策不宜用,那按你说,这支莽兵该怎么应对才是?”曹幹恭谨地说道:“刘公,在下亦思得了一策。”刘昱说道:“何策,你说。”曹幹重新转向樊崇,说道:“幹敢禀明公,候景尚、王党兵到后,在下与刘公佯惧其威,分率我两部兵马撤离定陶、山阳,北上而走,以此诱景尚、王党纵兵急追,候其兵追至东平、鲁国,我与刘公再督兵回转与战,同时,敢请明公先调各部精卒,预先伏於东平、鲁国,至时,诸部兵马齐出,共围攻之,在下愚见,必可克胜!此般,我等即能速胜景尚、王党部,无有相持不利於我等之弊矣。此即在下所思得之策也,未知当否,请公做主。”三个对策比较下来,哪个对策更好?纵是不识兵事之人,亦能看出。樊崇听了曹幹此策,登时大喜,抚须说道:“公之此策,上佳策也!”问爰曾、徐宣等,“公等以为呢?”徐宣称赞说道:“曹公此策,诚然大佳。”逄安等亦道:“是个好计策!”爰曾、刘诩、董次仲议论了片刻后,也都表示赞同。樊崇遂问曹幹说道:“曹公,你之此策,诸公俱无异议,那此迎击景尚、王党部,便用你之此策!你适才言道,我可预先调诸部精兵,伏於东平、鲁国,我且问你,以你之见,需调多少的诸部精兵预先埋伏,才足保证此战我盟必胜?”曹幹说道:“蒙明公垂询,幹虽愚钝,就大胆的说了。在下愚见,精兵不需过多,三支精兵,万余足矣。”樊崇说道:“你仔细说说。”曹幹说道:“第一军,可调东海公部,自东海而东至鲁国;第二军,可调济南公、东平公部,自东平北而南至东平南、鲁国;第三军,明公可调公之本部,自泰山南至鲁国,三支精兵,各三四千众便已够;另在下部与刘公部又是一军,当值伏击战时,在下愚意,刘公部可截於景尚、王党部之后,在下敢愿阵於景尚、王党部之正面,为诸军之先锋!”樊崇问刘昱,说道:“刘公,你以为如何?”刘昱也得承认,曹幹的这个计策更好,不仅是利於速胜,并且东平、鲁国的这个战场选的也好,这个位置正处在盟军各部之地盘的交汇地带,也有利於各部盟军的调动、配合,且见爰曾等分明都已是赞同了曹幹之此策,他於是虽颇有对曹幹居然反对他建议的不满,亦只能表示同意,说道:“曹公之此策,可一用之,当值战时,我部愿担截后之任。”樊崇又问力子都等,说道:“东海公与我各出精卒四千,济南公、东平公各出精卒三千,荏平公、祝其公各出精卒两千,荏平公部从於济南公部,祝其公从於我部,公等以为可否?”曹幹建议诸部只共出万余精卒即够,打仗这回事,出的兵马越多当然越好,因此樊崇却是把爰曾、刘诩所需出的兵马之数,比之曹幹之所建议的兵数,给做了个提高,及令董次仲、董宪也各出兵马。诸率自然是俱无异议,尽皆应道:“悉从盟主之令。”
坐在主位之上,见诸率对自己的命令尽都服从,樊崇抚摸着胡须,心中畅快,越看曹幹越觉欢喜,不禁想道:“会盟之议,是曹幹最先提出的,更始公的称号,也是曹幹最先提出,现於今,应敌莽兵,最适当的计策亦适才曹幹所提!曹幹之功,委实大矣。而刘昱所议请之‘四方率’,我却没能给他任上其中一个。且待这回击败了莽兵,我寻个良机,再给他作些封赏,以作补偿罢。”樊崇之所念,无须多讲。只说应敌景尚、王党部之对策,由乃於此议上定下。
两日后,各部大率相继告辞,分还他们各自的地盘,回至本自之地盘后,依按樊崇之令,果是各俱调兵遣将,开始预备即将的迎击景尚、王党部此战。司隶境内,景尚、王党率引已出关之部队,大张旗鼓,一路西行,再有数日,便可出弘农郡,至洛阳,过了洛阳,前即兖州。
(https://www.lewenvuxs.com/3884/3884501/10928075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