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去红叶镇
暮色降临,漓月将草药归整好后,就去厨房帮秦奶奶做饭。晚上,餐桌上多了一个南瓜汤,空间出品的南瓜,就放点豆油翻炒一下,加上水焖煮开来,也新鲜美味。两老挺喜欢这个味道。
和两老一阵唠嗑以后,漓月才知道,离青云村最近的城镇就是红叶镇,离村子约有二十几里地,每逢五日有集市,明日刚好有市集,白日里秦老爷子编的竹篓就是拿到集市上去卖的。一个竹篓五个铜钱,只能买两个鸡蛋,这几日也编了十来个。
在这里,一千个铜钱才抵一两银子,十两银子够平民百姓过一年了。好在这边虽然不富裕,靠着地里的收成,多做些短工,村民的生活还不至于到那种接不开锅的状态。
秦老爷子准备带着漓月明日卯时出发去镇上,辰时差不多就能到镇上寻个位置摆摊。
第二天,漓月早早起来将药草装进竹篓,摞在秦老爷大编的竹篓上。秦老爷大正拿着扁担准备来挑竹篓。
“秦爷爷,我来挑吧,您看,我都整理好了。”漓月伸手去接秦大爷的扁担。
秦老爷子不依:“你跟着,我来挑,就几个竹篓,轻着呢!”手里的扁担攥得紧紧的。
漓月一脸假委屈:"秦爷爷,您这是看不上我这把子力气吗?"
秦 老爷子一看,笑道:“看你一姑娘,这么顽皮的。你想挑就挑着吧,一会累了,换我来挑。”
漓月接过扁担,将捆绳挂起来,往肩上一挑,笑呵呵朝屋里喊道:“秦奶奶,我们赶集去喽!”
“去吧,去吧,早点回来。”层里传来秦奶奶的声音。
秦老爷子乐得轻松,带得漓月快步往红叶镇赶去。去镇上的路还颇为宽敞,至少一丈有余。碎石铺面,路旁有些灌木丛,半个人高,青黄相间。偶尔还能看到一丛野菊花。
就现这两日观察,漓月能感受到这里就和曾经的古代差不多,物种也大有相同,秦大爷家没有笔墨,不知道文字是不是相同。想来镇上书局看看,就能知道。
大半个时辰以后,漓月看着前方出现一座牌坊,材料用的石头,两个大石柱,中间架着一块石匾,石匾上写着红叶镇。一看上面的字,漓月就乐了,这不就是繁体字吗?心下暗道:终于不用担心自己是个文盲了。
此时大概是早上的七点左右,已经有村民陆陆续续地在往镇子里赶。
一条大道从镇上直穿而过。大道有个七八米宽,秦大爷说这是一条通往府城的官道,红叶镇,原是红叶村,官道修建后,交通便利,渐渐的发展成为红叶镇。
红叶镇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赶集的村民摆摊,都聚集在这官道两旁,官家每户收两文钱管理费。
官道两旁,林立的各式铺子,茶楼,酒馆,饭庄,面铺,杂货铺……这应该是镇上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了。
漓月和秦大爷寻了一个位置将篓子放下来,这是一家布店的门前。帮着把竹篓摆放好,漓月背着药材准备去秦老爷子说的济世堂看看。
街道两旁,吆喝叫卖声不断,熙熙攘攘,荆钗布裙,形成一道不一样的风景。不到两百米,漓月就看到一处店外挂着写着医字的布幡,走上前去,牌匾上果然写着济世堂。
店内大堂摆着两张矮几,左边矮几前坐着的大夫头发已经斑白,穿着褐色长衫,右边是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大夫,青衫垂地,正凝神给一名妇人把脉,大堂后面是一排整齐的红木格子药柜,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在拿着小称,抽着格子拿药,称药。
漓月走了进去向大堂的老大夫作揖,“老先生,请问这里收草材吗?”
老大夫看向漓月身后的竹篓,抚着胸前白须道:“药材一般都是东家采购,今日东家有事外出,老夫可以代为看看。”
“请教老爷子贵姓,烦请老先生看看我这药材价值几何?小女先行谢过。”漓月也不墨迹,开门进山朝老大夫说道。并将竹篓取下放到老大夫跟前。
老爷子眯眯眼道:“老夫姓陈,你跟我到后堂来."又朝柜台上抓药的少年招手,“小林子,过来帮忙捡捡这草药。”
“姑娘,里面请。”陈大夫引着漓月往后堂走去,小林子跟在漓月身后。
后堂很宽敞,一米多宽的竹匾搁在青架上晾着一盘盘半干的药材。院子里摆了十来个青架。
小林子从一个架子上,抽来竹匾,示意漓月将药材摆出来,出门的时候,漓月在找秦奶奶要了一块麻布盖在竹篓上面,揭开麻布,里面的三七,黄芩就露了出来,陈大夫上前一看,都是些有了年份的药材,不由地认起真来。
等漓月将篓子底下十来块拳头大小的何首乌拿出来,陈大夫眼睛都亮了,看个头,这可是好东西呀。
“都在这了,陈大夫,您看看!”
“姑娘,你这药材不错,不知道你想怎么卖?”
“听闻济世堂是镇上最好的医馆,我相信陈大夫您一定会给个合理的价格。”漓月对这里的行情一无所知,只能让老大夫出价。
老大夫沉吟:“姑娘,你这药虽好,但都是未经晾制的,会比一般药材价格低一下,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漓月想想也有道理:“那您看这一起多少合适?”
"三七算你三两银子一斤,白芷,黄芩等这些普通的算二两银子一斤,这何首乌上佳,算你二十两银子一斤。"陈大夫一一把价格报了上来。
漓月心想,十几块何首乌至少有六七斤,一百多两该是有的,于是点头道:“行,陈大夫,您给称吧。”
小林子听到二人达成了一致,一一把药材称重,最后算下来一共是一百七十五两银子。
应漓月的要求陈大夫从柜台前,取了一百五十两银票和二十五两碎银,一并给了漓月。
“姑娘下次若有药材,还可送到敝店。”漓月的药材收拾得很干净,都不用再整理就能切制晾晒,陈大夫忍不住想拉个生意了。
“好嘞,谢谢您老关照。”漓月收好银子,背上竹篓出了医馆。
将银票放到空间,揣着二十七两碎银,漓月打算去买两件衣服,再换个鞋子,毕竟换身行头是很有必要的,以免被当成异类给处理了。
想起来秦大爷在布店门口摆摊,漓月一直往回走,就见秦大爷的篓子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了两个没有卖出去了。
“闺女,药材卖出去啦?”秦大爷见漓月的篓子空了,满脸笑容。
漓月也不藏着掖着,“卖出去了,秦爷爷,您等着,我去买好吃的。”想着一大早出来,两人都还滴水未进,漓月跑到的面的包子铺,要了十个肉包子。包子铺的大娘,用油纸给包得严严实实的。
“秦爷爷,吃包子。我帮您看着篓子。”漓月将油纸包递给秦老爷子,将摆在路边的篓子提在手上,看见过路的村民就上前问:“大叔,大婶要篓子吗?五文钱一个,结实耐用。”
秦老爷子,接着漓月塞到怀里的一大包,心里热乎乎的,这姑娘真心不错,待人处事真的没话说。
“来,漓月,你也吃,秦爷爷一个就够了。”
漓月也不矫情,跟老爷子两人一人一个,边聊边吃着。
“秦爷爷,一会卖完篓子,您陪我去买点东西呗!”
“闺女,你要买啥呀,卖草药的钱可别乱花,攒着先把户籍办了。”老人家处处都在为漓月着想。
“不会乱花的,就买两套衣服,再买点米面和猪肉回去。”漓月笑道。心里却想着,昨天一点油腥都没沾,今天这肉包子都成了美味,说什么都得买点肉回去开荤。
吃完包子,等了大半个时辰,两个篓子秦老爷子做八文钱卖给了一个老妇人,老爷子今天的活计算是完成了。
于是漓月拉着秦大爷进了布店,给自己挑了两套秋款的细棉布衣,一套青色,一套深紫色。又给两位老人家一人挑了一套细棉布衣。都是藏青色的。四套衣服八两银子,布店的掌柜乐得连连和秦老爷子说下次摆摊还来他家门口。
挑完以后秦老爷子居然生气了,看着漓月眼都不眨就花了八两银子,秦老爷子心疼得眼睛都红了。
“秦爷爷,没事的,赶明儿我再去再采两回药。”又悄悄到秦大爷耳边说道:“秦爷爷,药材卖了一百多两银子呢!”
秦老爷一听,愣是吓得好一会才回神,“闺女,你说多少?”
“您没听错,就是那么多。”漓月贼笑,伸出一个指头比划。
不顾秦老爷大的反对,漓月又拉着他买了十几斤猪肉和二十斤大米,路过杂货铺又买了些白糖,差不多花一五两银子。竹篓都堆不下了,才被秦大爷拽着回了青云村。
回到村里正是正午时分,秦奶奶已经做好饭在等着了,漓月将包子拿出来放在锅里贴着,不一会就温热了。三人就着南瓜汤吃得那叫一个饱。
吃过饭,漓月将衣服拿出来,给秦奶奶比划,秦奶奶连连推辞。最终抵不过漓月的死缠烂打,感动的将衣服收进了卧房。
漓月和秦大爷商量着,去村长那里看看,能不能把户籍的事给办了。
于是秦奶奶在买回的猪肉上割了几斤下来,又将漓月买的白糖包出来一包。让秦老爷子带着漓月去村长那里说情。
村长家离得不是很远,隔了一里地,不过村长家的院子明显的好很多啊,青砖红瓦,应该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了,占的地方也大,有十来间屋子。青云村,大部分人都姓秦,只有十几户外来人家是外姓。所以村长也姓秦,叫秦一山,四十五六的样子,据秦爷爷介绍,村长还是个读书人。只是没有功名在身。
敲开村长家的院门,正好碰上村长吃完饭准备出门,秦大爷见村长要出去,拉着漓月上前道:“一山哪,老头子我有事要请你帮忙。”
“三叔,你有啥事呀?”合着村长和秦老爷子还是族亲。
“一山呀,你看这闺女,出来探亲跟家人走失了,现在也没法回乡,你看能不能在咱们村给落个户籍?”
漓月将手中的猪肉和糖包双手递给村长:“村长叔,你好,我是陌漓月,和家里人走散了,一时办法没法子联系上,您看能帮帮忙落个户籍吗?”
村长一看接过来一掂量,这肉还不轻,得有三四斤,又看看秦老爷子:“三叔,我倒是同意,这事吧, 您也知道,得村里大部分人同意才行。”
秦老爷子一时不语,想着这事儿要怎么征得村里人的同意呢。
漓月看这情形,连忙把话接过来:“村长叔,您看这样成不,您先帮我着走动走动,打听一下村里人咋想的,我听秦爷爷说这户籍的事儿,都得您去操办,我今儿赚了些银钱,您拿着帮我去打点打点如何?”说着,从怀里掏出十两银子递给村长。
村长退了一步,看着秦老爷子,笑道:“三叔,你看,见外了是吧!”
“一山呀,如今也只有这样,你就别推辞了。”秦老爷子也知道这银子是少不了的。
“那成吧,我先去村里各家走动走动,瞧着这姑娘眼神挺正,应该是个好相与的。”村长接过漓月手中的银子,算是应下了。
“那就谢谢您嘞,村长叔,这事得多劳烦您了。”漓月想着, 别看是个读书人,处起事来还挺市侩的。
秦老爷子,又和村长唠嗑了几句,才带着漓月返回。
(https://www.lewenvuxs.com/3983/3983737/1111109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