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吃面悟道
江海天听到那两人的答复后,表面上还是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显露出赞同的模样。
不过,他内心很清楚,以赖紫薇的修为,绝不可能被流感击倒,多半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耽搁了,导致取消了计划。
他目前还不知道赖紫薇已经被观音奴出手重伤,最后钻进狗洞,才成功地落荒而逃。
若是知道此事,他恐怕会当场笑出声来。
晨练后,他又去食堂吃早餐,他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营养充足,甘甜舒爽,很是下肚。
他吃的那碗西红柿鸡蛋面,是用不锈钢碗所盛,碗体呈银白之色。
江海天瞧了一眼,大感有趣:“西红柿是红色的,红属火;打散的鸡蛋是黄色的,黄属土;汤面有汤汁,属水;而盛面的碗则是银白铁色,属金;一点青绿色的葱花,不用说,自然是属木。区区一碗面,竟然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色,的确大有文章。”
一碗简简单单的西红柿鸡蛋面,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定,自成一个平衡系统。
江海天看着眼前这再平常不过的一碗面,陷入思考之中,恍惚间,他隐约有悟道的感觉,仿佛化身古代哲学家,开始深入思考一些终极问题。
念经打坐,未必是唯一的法门。
行住坐卧,皆是修行。
世间的一切事物,若能深明其理,自然也可以让人从平凡中发掘不平凡,步入“悟道”的状态。
庄子在《知北游》中提及的故事,讲东郭子问道于庄子,问他道在何处,原话是“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告诉他“无所不在”,之后东郭子始终想问明白,于是追问“期而后可”(期在这里是“必”的意思,充当副词,四字的大概解释是“必须指出具体的地方才行”),并且连续追问起来。
庄子于是有问必答,接连告诉他,道在蝼蛄蚂蚁之中,道在稊稗里面,道在砖头瓦片中,最后更是说大道在屎尿中。
万事万物,都在道中。
儒家的经典《中庸》中提到孔子说“道不远人”,他所说的道,依然还是太小太窄了。
儒家的道,往往更偏重于“人”“伦理”“世俗的规则、道德”,而真正的道门大宗师,对天地宇宙以及超凡意义上的“道”与“德”,都有更深程度的探索。
庄子的视角处于更高维度,更博大深远一些,可谓无所不至。
古代炼丹宗师、盖世奇才葛洪(葛洪的曾孙葛巢甫创立灵宝派)在《抱朴子》中曾言:“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唯道家之教,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包儒墨之善,总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指约而易明,事少而功多,务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者也……由此观之,儒道之先後,可得定矣。”
儒家之道,儒者,人之所需。
在真正道门高人眼中,儒家过于偏重“天人合一”中的“人”,虽然亦是大道,但终究不是完美无缺的终极境界。
人,对于整个宇宙来说,还是太渺小、太无力了,如同蝼蚁微尘。
江海天虽然是中州人士,属于古国中部地区,但是在北州人眼里,只要地处他们的南方,都叫做“南方人”。
而北州则在更北方的东北州眼里,也属于“南方”。
在极北之地的人眼里,一切都是南方,在极南之地的人眼中,别的区域的人都是“从北方来的”。
南米北面,南方的主食是大米,而北方是以面食为主。
帝都位居北州,自然面食繁多。
江海天不喜欢吃学校的馒头,因为味道寡淡且体积太大,而南方的馒头小巧细腻一些,味道也更甜,更合他的口味。
不过,除了馒头外,北方的各种面条的确是比南方要强。
哪怕是食堂的这碗普通至极的西红柿鸡蛋面,都让他赞不绝口,甚至陷入哲思之中,回忆起往圣前贤们的一些经典。
“哈哈,王阳明当年‘格竹悟道’,明白了‘理学’那条路走不通,才诞生后来的心学。今日,我江海天效仿先贤,吃面悟道,于大道的领悟,更深一分。”江海天哈哈笑道。
食堂中的其他人瞧见他这番莫名大笑的模样,还以为他是个怪人,江海天并不觉得尴尬,而是继续思索着。
明朝,王阳明少年之时,就才气纵横,在诗词歌赋上有天才之誉,其后涉猎经史子集,希冀圣贤之道。
他少年时,曾在诗会上替他祖父结尾,后来写出《蔽月山房》一诗: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实在豪迈不羁,气冲斗牛,才惊四座。
王阳明先学程朱理学,想要按照朱熹的“格物穷理”之法去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一番,希望以此求证圣贤之道。
某日,他与一位姓钱的好友,在官署中共同用格物之法去“格竹”。
他们两人一天到晚啥都不做,就在那里观察竹子,想要通过这种方法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三天之后,那位钱姓好友就心神损耗过度,支撑不住,病倒了。
王阳明开始还开玩笑说钱姓好友不中用,我还没出力,你这么快就倒下了,结果后来王阳明到了第六还是第七天,自己也步入后尘,耗尽心力,同样病倒。
他倒下后,自己也感慨一番,认为圣贤是做不得的,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去格物了。
自此,他对理学就产生了怀疑。他遍访天下贤者、饱学宿儒,想要通达天人之道,可惜一无所得。
后来,他在龙场悟道,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终于心学大成,知行合一,成为一代儒宗。
依儒家“立功立德立言”的判断标准,他都知行合一,并且也真正做到了,可称“圣人”。
相比于古代孔子之徒——颜回——被尊称为复圣,王阳明的确更有资格称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言,妙哉妙哉!阳明先生的四句教,教化天下,名不虚传。”
江海天看着眼前的空碗,一时间,目光悠远,仿佛由眼前空碗看到了昔日陷入悟道状态的圣贤,抚掌而笑,赞叹不已。
(https://www.lewenvuxs.com/4210/4210529/1111097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