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1979我的文艺时代小说 > 第851章

第851章


第851章

桌子上还摆着的馒头已经硬了,还有几根麻花,几块酥饼,同样硬邦邦的。

姜玉楼再转头看看路谣,头发蓬乱,面目灰暗,眼角还带着黏红,嘴角也了疮。

“这就是你创作的地方?”

只有真实地看过后,他才越发觉得不可思议。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路谣究竟是如何潜心创作的?

路谣脸上一红,一边收拾凌乱的房间,一边解释道:“玉楼,让你见笑了。这房间平时就我一个人住,又没有外人,有时候写作会搞到很晚,也就懒得收拾了。”

“而且也不会很差,我觉得这是迄今为止度过的最美好的日子呢。”

姜玉楼不想听他狡辩,摇头道:“跟我走吧,这里不是搞创作的地方。”

“不行,我的初稿刚刚完成,现在正是重要阶段,不能离开。”路谣摇头拒绝。

姜玉楼没好气道:“在哪里写不是写,你看看,你在这里没人管你,把自己都糟蹋成什么样子,人不人鬼不鬼的,真能写好书?”

“我在那有没住的地方......”路谣有些委屈。

姜玉楼快被他气死了,“我在燕京房子多,还能差你住的地方?”

“那行。”路谣一想还真是,跟玉楼这个土豪,还真不用太客气。

而且燕京好啊,繁华,还能喝到他心心念念的咖啡。

咖啡可真是好东西,写作的时候喝一杯,提神醒脑,写作效率都能提高不少。

姜玉楼道:“初稿呢,我看看。”

路谣指了指桌子,都堆在上面了。

姜玉楼也没嫌弃,拿出第一部分看了起来。

在《人生》之前,路谣早期发表的一些诗歌和散文,包括让他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大多以黄土高原为背景展开。

青年时期的路谣生活经历中最重要的一段就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这样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如此一路走来,生活在路谣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写作。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他对于农村与城市的“交叉地带”始终保持着格外的关注。

姜玉楼忍不住道:“很有特色嘛。”

路谣咧嘴笑了起来,“这不是跟你学的,黄土文学,挖掘自己生活地方的故事,我们陕西作家觉得很对。就说我自己写的这几部作品,都是我自己精神上的长期的体验的结果。”

可以说,他自身的成长经历也成为了他素材的丰富来源。

路谣年轻时求学经历一路坎坷,后来回家务农,也当过小学民办教师,苦难的生活不仅给予了青年路谣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了他创作活动的一座富矿:《人生》中高加林进城拉粪,这些情节都源于他的亲身经历。

不同于姜玉楼的才华横溢,对路谣来说,文学创作是一个意在笔先、厚积薄发的过程。

就说他现在写的这部小说,从构思到正式下笔,他为此准备了近两年。

早在1979年他就已对手头这部小说有所构思,并开始动笔写作。但第一稿写成后他自己并不满意,直接撕掉,甚至要从“记忆中抹掉”。

1980年他又写成了第二稿,但自觉还是不行,索性推翻了之前预设的提纲和所有具体的设想,只保留了原来大的轮廓。后来反思,认为当时“好多人物关系还没有交织起来”。后来经过两三年的思考和沉淀,又对小说中二十来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构思和安排。


  (https://www.lewenvuxs.com/4532/4532841/177890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