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最新章节 > 第277章 全天下

第277章 全天下


翌日,  种建中等一行出发。明远等人在城外劳劳亭处送行。

        这次不似上次苏轼离京,有无数文人雅士前来送行,  诗作了一首又一首,  酒喝了一巡又一巡。

        这次沈括等人出发,无诗无酒也无亲友送别时的繁文缛节,一切都是公事公办的高效样子。

        明远观察了一下,  发现这是因为一同前往陕西的队伍中,  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人物——童贯。

        这位宫中内侍的相貌十分特殊:国字脸,五官方正,  下巴上生着两枚胡须,稀疏是稀疏了,  但坚硬如铁。对于一名太监来说,  这个特征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此刻童贯穿着与沈括等人差不多形制的袍服,身后还有车驾押运着行李,显然是要跟着一起出京的。

        据明远所知,  宋代的太监,  不仅没有不能出宫的限制,  相反,他们还会顶着“走马承受”的职务,  作为天子耳目下到地方,甚至还能带兵打仗……

        而童贯的态度却是谦恭的,老远见到了明远,便过来向明远打招呼,面上诚惶诚恐,  拱起双手见礼:“小人童贯,  见过明监司。”

        明远心里将这个家伙翻来覆去念叨了好几遍: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六贼”之一啊,  此刻竟然随沈括等人一起前往西军军中。

        难道此人以后靠“军功”发迹,  就是自今日而始的吗?

        似乎在他那个时空的历史上,这个童贯还曾率军征辽。辽人其时军力已经大为衰弱,被女真一击即溃,却还照样能在宋人那里“找回自信”,将童贯所率的宋军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这些心理活动在明远脸上丝毫不显。

        明远依旧是那个笑嘻嘻的好脾气小郎君,也同样拱手还礼,口称童供奉。他问:“童供奉此次可是随沈学士他们一起往陕西去的?”

        “是,小人奉天子之命,任陕西路都总管司走马承受并体谅公事。”

        童贯叽里咕噜说了一长串头衔,明远便知他确实就是那传说中的天子耳目——“走马承受”了。

        一想到他的种郎靠军功立下挣来的副都总管,到任了却还要被童贯这等人暗中监视,真是令人不爽。

        但事已至此,明远也不多说什么,而是笑眯眯地向童贯拱手,异常真诚地向童贯道谢。

        童贯明显有点发蒙,应当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竟能让明远感谢。

        谁知明远笑道:“上次供奉出任两浙路走马承受的时候,曾经秉公仗义执言。想必此去陕西路,供奉必定又能立下殊功的。”

        明远话里所说的,就是上次杭州军器监开发了火器之后,被蔡京抢了先,上奏表功。后来多亏童贯如实禀报,揭出了军器监杭州作坊的全部功绩,因而得到了官家的表彰。

        人总是这样,但凡真做了点好事,总是期望旁人能知道,并且夸赞的。

        童贯听明远夸他,高兴得全副眉眼都在笑,连声道:“多谢明监司勉励!”

        明远随即又低声补充了一句,道:“童供奉在陕西,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也可以与我联络。明某人就是京兆府人,陕西路的大事小事,许是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童贯更高兴了,一叠声地道谢,却不知道明远这边也在动着自己的小心思。

        自从明远下定决心要返回陕西,他以前留在京兆府的人脉立即又活跃起来,往来函件的频率较以前高了一倍。各家产业如今都正在摩拳擦掌,静待明远归来后可以大干一场。

        走马承受是天子耳目,监察地方,有密报之责;明远也就打算让他的人在京兆府监视这位“童走马”,暗中盯着他,免得他对种建中等人使坏。

        没办法,谁让这童贯在后世的名声太过响亮,位列“六贼”前列呢?

        俗语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见时辰差不多了,沈括、种建中、童贯等人纷纷上马,相送众人齐齐拱手向他们告别。

        就在这时,忽听道路上有马蹄声传来,众人有好奇回头的,见来者是一名骑着高头骏马的年轻男子,鬓边簪着一朵红彤彤的锦葵。有人认得他是明远身边的大管事史尚。

        原本史尚行色匆匆,疾奔至近前,却减慢了速度,并且悄无声息地下了马,从众人背后溜到明远身边。

        明远兀自在与离人依依惜别,似乎连回头看一眼史尚的工夫都没有。

        但等到沈括等一行人行出数百步,明远就已经向史尚那边轻轻偏过身体。史尚立即凑上前,在明远耳边轻声说了一番话。

        明远听了像是完全没有反应,只有史尚听见他“嗯”了一声,以示回答。

        待沈括等一行人走出半里地,明远才转脸望着史尚,眉心蹙起,小声问:“你确定?确定已经查到开封府和杭州府那里了?”

        史尚也同样低声地应了一句,随即又从怀中取出一封封着火漆的信件,递给明远。

        “这是今天早上刚从京兆府送到的。”

        明远看了信件上的字迹,就好奇地道:“薛道祖?”

        薛绍彭人在京兆府不假,但是他几时也需要用加急的快信与自己联系了?

        明远当即拆开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封,将里面的内容飞快地看了一遍,脸上当即浮出笑容——

        “哈,”他轻快地笑了一声,“原来不止是开封府与杭州府,还有京兆府呀!”

        史尚脸色一变,没想到事情竟这么严重。

        岂料明远潇洒将薛绍彭的信收起,反问道:“可这又是什么大事呢?!”

        史尚见到明远的笑容,心里立即多了几分底气,笑道:“有郎君亲自出马,这事应当是容易解决的。”

        明远也笑:“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呢这事也不全该由我来解决……”

        他给史尚使了个眼色,表示自己想要单独待一会儿。

        史尚得体地向后退了半步。

        他眼看着明远转过身去,在路边的长亭中站定,似乎便开始自言自语。

        史尚偶尔能听见只言片语,诸如:“这件事理应由食盐坊解决……”

        “这本就是食盐坊的责任……”

        史尚反反复复地听着“食盐坊”三个字,实在是没想明白他所禀报的这件要事与“盐”究竟有什么关系。只不过盐是专卖之物,只有富商巨贾才会涉足盐业。

        史尚忍不住自豪地想:难道我家东主小郎君真的要涉足盐业了?

        西夏国都兴庆府。

        王宫里,年轻的国主李秉常端坐在一幅舆图跟前,低声轻轻叹息:“唉……河湟啊,河湟……”

        李秉常斜前方,跪坐着一名四十多岁的武将将领,穿着西夏的武职官袍,但却生得眉眼清秀,礼数周到,仪态端方。这是一名来自宋国的降将,名叫李清。

        这李清听李秉常叹息,赶紧称赞:“大王天纵聪明,也能看出河湟的重要!”

        这对君臣口中的河湟,就是大宋君臣口中的熙河。各自的叫法不同而已。

        李秉常缓缓点头,伸手在舆图上一比:“这里……和这里,便是剪去了我大白高国的两侧羽翼。同时,这里……”

        秉常又挥手指指西边:“恐怕以后西方的生铁和匠人,都未必愿意再入我国境内,而是会直入宋国境内。”

        李清闻言,顿时想要拍案叫好,大赞秉常视角独到、目光长远,但看看秉常身后随侍的人,还是忍住了,改做轻轻颔首,他沉默了一阵,又道:“上次禹藏家受‘天雷’攻击的事,如今也已查明了。”

        秉常听见“天雷”两个字,脸上肌肉便是一跳,眼神发直,似乎回忆起了什么他绝不愿意回忆的。

        “那些不是什么真的‘天雷’,而是宋人用的火器。”

        “火器?”

        自幼在深宫内长大的秉常眼露迷茫。

        “就是年节庆典时用的爆竹,宋人将它们做成了可以用来杀人的火器……”

        李清见秉常听得出神,继续道:“这次宋人手中的‘天雷’也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需要投石机投掷的了,而是可以像弓箭似的握持在手中,随用随发射。”

        “听说,洮州附近的几个部族,原本根本没把宋人那百人左右的小队放在眼里,却在那些人手中的火器下吃了大亏,精锐尽丧。所以才有了闻风丧胆,见宋人便降。这次河湟才会尽数落入宋人手中……”

        李清正说得滔滔不绝,忽听秉常身边一名内侍清了清嗓子,似乎在提醒李清,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李清忽然明悟,连忙住嘴。

        却见秉常忽然捂着胸口,倒在桌面的舆图上,接着是一顿撕心裂肺的大咳。

        李清吓了一跳,却见到年轻的国主正面向自己,偷偷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又捧着心口,做出一副难受痛苦状。

        李清全明白了,立即站起,大声对秉常身后的内侍道:“国主有恙,你等还不快速速去请御医。”

        那名内侍左右看看,确认没有旁人可以代替自己前去。他也怕秉常真出什么事,赶紧一猫腰,快步离开,去请御医去。

        秉常这时才扶着桌面撑起身体,同时伸手将皱起的舆图抚平,冲李清眨眨眼,道:“李将军,今日辛苦你肯为秉常讲这些。”

        一句“辛苦”,令李清有些激动。他连忙以手抚胸,恭敬行礼:“多谢国主信任!国主……国主对微臣竟然如此信重,令微臣感激涕零……”

        说着,李清的声音渐渐变得鼻音浓重,似乎他真的要“涕零”了。

        “李将军,我有什么理由不信任你呢?”

        秉常略有些稚嫩的嗓音回荡在再无他人的殿宇中。

        “臣……臣是一介汉人。”

        李清不敢抬头,小声回答。

        秉常这时站起身,走向兴庆府王宫那装饰繁复的窗棂,望向窗外。

        “可太后也是汉人啊!”

        年轻的国主轻声道。

        “背弃了自己祖宗的汉人,却学会了党项人的野蛮、贪婪和善变。”

        李清万万没想到,年纪已渐渐可以亲政的国主李秉常,竟会那样直截了当地评价手握重权、独揽朝政的太后梁氏。

        “李将军,感谢你这些日子里肯陪我来聊天,肯为我说些宋国的礼仪制度、治国方略……”

        “如果有生之年,我能挣脱母后的束缚,我很想去大宋看一看。”

        李清完全听呆住了。

        他是降将,曾是陕西西军中的一名武官,仁宗时降了夏主。但降夏之后他一路官运亨通,如今已是翊卫司马军副都指挥,率领数万精锐,典禁军——这是他在大宋军中时完全不可想象的荣耀。

        身受这种器重,李清不感激夏主是不可能的。

        但如今,夏主亲口告诉他,仰慕大宋,想去大宋看一看。

        李清:……?


  (https://www.lewenvuxs.com/4564/4564529/375421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