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来使


天空才刚刚泛起鱼肚白,破晓的曙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嘹亮而激昂的口号声便已如洪钟般在军营的上空久久回荡。

这早已成为忠卫营习以为常的景象。

自讨逆檄文发布之前,崇祯就着手成立了忠卫营。与新组建的人民军有所不同,忠卫营是在李来亨、阎应元所率部队的基础上整合而成,其成员皆是从其他各镇军队中精心抽调而来的忠诚勇敢、能征善战之士。

忠卫营在编制与管理上依旧沿袭旧制,然而在装备方面却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与提升。

尤其是其所配备的鸟铳,全部换装为新配制的黑火药,这种黑火药威力强劲,性能远超以往。同时,纸壳定装弹药也开始逐步列装部队,只不过,要想让士兵们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新装备,使其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还需要进行大量艰苦的适应性训练。训练的重点在于让士兵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装填好弹药并精准地发射出去,这对于提升部队的作战效率和火力输出至关重要。

而对于人民军,崇祯则有着截然不同的规划与构想。

他决心完全按照新式军队的模式来精心打造这支队伍,使其成为大明军队的一支革新力量。人民军的主力武器将以火枪为主,所有的战术体系都将围绕火枪展开设计与运用,彻底改变当前火枪在军队中仅作为配角的尴尬地位。在崇祯的谋划中,不久的将来,后世被戏称为“排队枪毙”,在西方赫赫有名的排枪战术将有望在大明的土地上闪亮登场。

所谓的排枪战术,其核心要诀在于让士兵们整齐地站成一排,通过齐射的方式,使子弹如同一堵密不透风的“弹墙”般呼啸而出,以此来大幅提高杀伤力和命中率。

这种战术乍一看似乎显得颇为愚笨和呆板,但实际上,它却是英国和法国军队能够在欧洲长期称雄,“傲视群雄”的关键所在。当年,他们凭借着科学严谨的训练方法,将每一名士兵都成功地训练成了冷酷无情的“机器杀手”。这些士兵在战场上,心中只有服从命令这一信念,无论是行进、装填弹药、端枪瞄准还是射击,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整齐划一,仿佛是被同一台机器所操控。

然而,这种战术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对士兵的心理素质和胆量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

因为在实战中,士兵们必须要迎着敌人凶猛的子弹和呼啸的炮弹坚定地行进,这就要求他们首先要克服内心深处“怕死”的本能恐惧。否则,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恐惧而退缩,转身向后逃跑,那么这种恐慌情绪就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同瘟疫般迅速在部队中蔓延开来,最终导致整个军队的溃败。

因此,那些能够站在队伍前排,昂首挺胸,踏着正步无畏前进的士兵,无疑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勇士。而激励他们奋勇向前的,除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外,还有战死后丰厚的抚恤金以及无上的荣誉。这些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激励,成为了他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这也是为何崇祯在招募人民军士兵时,明确表示只要那些老实听话、淳朴憨厚的普通百姓,而坚决拒绝那些虽有百战经验但却沾染了兵痞恶习的老兵。因为他深知,对于一支旨在推行新式战术,强调纪律与服从的军队而言,士兵的忠诚度和服从性远比个人的战斗经验更为重要。

对于来自后世的崇祯而言,军队的训练无疑是重中之重,是打造一支强大军队的核心环节。自忠卫营成立之日起,崇祯便亲自督促李来亨、阎应元制定了详尽而严格的训练计划,并要求忠卫营全体将士务必严格执行,加强训练强度与质量。

其实,在古代传统的军事训练体系中,关于如何训练士兵的身体素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方法与理论。

崇祯起初还以为凭借自己来自后世的见识与知识,能够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独特而卓越的建议,为军队训练带来创新性的变革。然而,经过深入研究与思考后,他却无奈地发现,自己所能贡献的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补充与细化罢了。

而后世与古代在军事训练上的显著区别,从单兵素质的培养来看,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上,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军事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后世的军事理念中,一个优秀的士兵不仅要具备强壮的体魄和精湛的军事技能,还需要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复杂的战术指令,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极端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保持冷静与坚定。

“兵贵精不贵多”,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稍有军事素养的将领都耳熟能详的道理。然而,要打造一支真正的精兵,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无论是前期漫长而艰苦的训练,还是个人精良的装备配备,再到士兵们每日的饮食供应,这所有的一切最终都离不开雄厚的钱粮支持。

而且,这种投入不仅仅是巨大的,更是持续性的,需要长期稳定的财政保障。因此,尽管这个道理众人皆知,但真正愿意付诸实践,不惜成本去打造精兵的人却寥寥无几。

崇祯却恰恰是那个为数不多,愿意全力投入的人。江北四镇的钱粮拨付需经由史可法之手,崇祯在此时自然将优先保障忠卫营的需求放在首位。如今,他更是从两淮盐商手中获取了两千余万两的巨额款项,这使得他在军队训练方面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自然不会再吝啬。

所以,如今的忠卫营,不仅武器装备堪称一流,是全军中最为精良的,就连伙食待遇也是首屈一指。士兵们每餐都能享用到丰盛而营养的食物,足以保证他们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有足够的体力支撑。饷银方面,崇祯更是从不拖欠,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在如此优厚的待遇之下,尽管训练强度极大,极为艰苦,但士兵们却毫无怨言,反而个个都充满了干劲与斗志。

其实,这些身处底层的士兵们,他们的要求与期望本就十分简单质朴。只要能够得到应有的报酬与待遇,能够感受到上级的关怀与尊重,他们便会心甘情愿地为军队奉献一切,无怨无悔地执行每一项任务。

这五千名士兵,原本就是从各镇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师,经过数日的严格训练与精心整顿,再加上充足的营养补充,整支军队的精气神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每日清晨的五公里负重越野训练,崇祯都会亲自参与其中。

当他第一次提出要与士卒们一同跑步时,李来亨和阎应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差点惊掉下巴。在他们的认知中,将领与士卒同甘共苦并非从未有过,但一般而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基层将领以下的层面。高级将领,尤其是皇帝陛下,与普通士卒一起进行跑步训练,这在整个大明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数遍大明王朝,恐怕也难以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李来亨、阎应元起初极力劝说崇祯放弃这个想法,但见崇祯心意已决,无奈之下,他们心想或许崇祯帝只是一时兴起,想要做做样子,等跑上几次之后便会知难而退。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帝自最初只能勉强坚持走下来,到如今竟然能够身着沉重的铠甲,背负着行囊,顺利地完成负重跑步,而且愣是一天都没有落下。这一坚持,让李来亨和阎应元在深感敬佩之余,更是对崇祯的决心与毅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崇祯的信心与忠诚。

而讨逆檄文发布之后,基层的士卒们也逐渐知晓了那个之前与他们一同跑步训练的人竟然是皇帝陛下。这一消息让他们大为震惊,同时也让他们心中充满了感动与自豪。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皇帝陛下在身份公开之后,仍然一如既往地陪伴他们进行负重跑步训练,毫无架子,与他们同甘共苦。这一举动使得忠卫营的士气如火箭般蹿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而士兵们对于崇祯的忠诚也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顶峰。

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取巧之道,但古往今来,能够真正放下身段,与普通士卒一起并肩训练的帝王,除了个别开国皇帝之外,确实再难找出其他人了。

如果是真正历史上的崇祯,或许确实难以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去与士卒们同甘共苦。但对于这位穿越而来的后世小白作家,同时又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而言,这不过是恢复了他在后世的日常习惯罢了。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借此机会收割一波士兵们的忠诚,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坚持不懈的恢复锻炼,崇祯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身体状况的显著变化。他甚至暗自怀疑,是不是穿越带来了某种特殊的福利,自己的身体恢复速度远超常人。

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之前那个病恹恹、弱不禁风的皇帝模样。不仅如此,他现在不仅能够轻松自如地骑乘骏马,驰骋疆场,还能够熟练地拉开强弓,射出利箭。平日里,无论是拳脚功夫还是兵刃技艺,与朱铁、赵孟等高手过招时,也能走上几招。至于普通的兵卒,一对一较量的话,他也丝毫不输于大多数人。

只是即便如此,崇祯心中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刻都不能放松。他如今所面临的局势极为严峻,需要收拾的烂摊子太多了。如果不能在清军南下之前成功地将南明朝廷凝聚在一起,形成统一而强大的抵抗力量,如果不能及时打造好坚固的江淮防线,阻挡清军的铁骑,那么他们的溃败将只是瞬息之间的事情。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清军入关之时,兵力实际上并不雄厚。然而,他们却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局势,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降了明军和大顺军,从而迅速扩充了自己的实力,这才有了后来南下的强大军事力量。左良玉、李成栋、刘泽清、刘良佐,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各自麾下都拥有数万、甚至于十数万精兵,但最终却都纷纷投降了清廷。

如今在河南、山东等地,还有许多自发组建的民间义勇军,他们心念大明,渴望为保卫国家贡献力量。如果崇祯能够及时将这些人收拢整合,纳入自己的麾下,那么清军在短时间内又怎敢轻易南下呢?

所以,崇祯深知,当务之急是要及早掌控朝堂。只有牢牢掌控了朝堂,他才能进一步推动军事、财政、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改革与发展工作,为挽救大明王朝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真正到了那个时候,他的力挽狂澜之举才算是真正迈出了艰难而关键的第一步!

让崇祯没想到的是,不仅他着急,那朝堂之上却还有比他更为着急的人。

当他还在军营中进行五公里负重跑步训练时,王承恩匆匆赶来禀报,刘泽清、马士英派遣诚意伯刘孔炤作为使者,有极为重要的事情前来叩见陛下。此时,史可法正带着诚意伯在大营中焦急地等候着。

“诚意伯刘孔炤?朕倒是认得,”崇祯听到此事,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他是刘泽清和马士英的使者?说了什么事情吗?”

“皇爷,这个却并未提及。那诚意伯似乎不想让旁人知晓,史大人也只是说请陛下回营,他们会当面详细汇报。”王承恩恭敬地说道。

“马士英……刘泽清……这就有意思了,这两家伙竟然搞到了一起。”崇祯微微皱眉,心中不禁一动,思索片刻后说道,“难道说那马士英准备抛弃朱由崧了?”

“皇爷,您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这种可能……”王承恩略一沉吟,轻轻点了点头。

“若如此,那可是好事儿。”崇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说道,“那咱们就赶紧回去。”

崇祯简单地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迅速将湿透的衣服换下,便急匆匆地赶赴中军大营之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虽然身着便服,但他一踏入大营,便被善于察言观色的刘孔炤一眼辨认出来。刘孔炤毫不犹豫,扑通一声跪倒在崇祯的面前,高呼万岁。

“诚意伯乃勋贵之后,不必多礼。”崇祯淡淡地看了刘孔炤一眼,平静地说道,“听说是马士英与刘泽清派你过来的?却是不知所来何事?”

“陛下,马大人与臣等对于陛下忠心耿耿,听闻陛下归来,我等喜不自胜,欲迎陛下进京呀!”


  (https://www.lewenvuxs.com/4720/4720400/1806361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