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
“可以!”
没有丝毫犹豫,刘铄肯定地点点头:“既如此,在下便先说说想要办学的理由,若是这一条郑老不认可,那么其余原因说得再多,只怕也没有任何作用。”
郑玄颔首点头:“巧了,老朽还真想听听郡守想要办学的缘由。”
刘铄长出了口气,一揖作礼,轻声道:“在下以为,当今天下大乱,根源在于人心丧乱,因此欲安天下,必先取人心;而人心之本,在于循天道,行仁义,持忠孝。”
“正是基于此,铄才想要在东郡办学,从教化人心开始,安民立业,匡扶汉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定乱世,拯黎民于水火。”
郑玄闻言,不由地眼神放亮,不住点头,夸赞道:“好一个循天道,行仁义,持忠孝,刘郡守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这一点。”
郑玄直接给予肯定地回答:“也正是郑某一直在做的事情,你的办学理念与郑某相同,立意高远,则不会为名利所誘。”
“甚好!”
郑玄满意地点点头,摆手道:“郡守且继续。”
刘铄淡笑,暗松口气:“能与郑老办学理念相同,是某荣幸,但若只是如此,您也不必将康成书院迁徙至东郡。”
“在下之所以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是因为预感到明年的青州,势必会迎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灾难。”
“哦?”
郑玄不由愣怔:“灾难?”
刘铄点头:“没错。”
“何来的灾难?”
“青州黄巾!”
嘶—!
郑玄惊诧,不自禁倒抽一口凉气:“青州黄巾?”
刘铄目光坚定地道:“没错!想来郑老应该清楚,今年公孙瓒派兵杀入青州,想要开辟第二战场,以保证自己可以与公孙瓒长久作战。”
“根据可靠的情报,公孙瓒的大军因为急于求胜,手段相对暴戾,引起了青州百姓惶恐,尤其是青州黄巾,隐隐已经有了复辟的趋势。”
“试问:”
刘铄凝视着郑玄,直截了当道:“如果青州黄巾复辟,杀到高密,郑老的书院可能存活?您难道真的愿意,让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吗?”
历史上的确发生了青州黄巾暴乱,而且声势极其浩大,郑玄也因此迁徙往了徐州避难,只是不知道他的康成书院,最终的结果如何。
如今,刘铄既然已经穿越到了这里,自然不会坐视悲剧的发生,他不仅仅是在邀请郑玄来东郡办学,更是为了保留了康成书院,保留下这上干名弟子。
“这......”
顿时,郑玄愣住了,良久不言。
此前愤怒的管宁,同样默然不语,脸上的怒火稍减。
的确!
如果青州黄巾当真复辟,那么郑玄好不容易建成的康成书院,恐怕当真的会付之一炬,成为焦土,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郑玄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思忖了良久,试探性问道:“刘郡守,您可有青州黄巾的情报?”
刘铄既然敢这么说,自然有些依仗:“有!”
“伯济。”
“在。”
“把青州的情报,给郑老瞧瞧。”
“喏。”
郭淮立刻从一旁的布袋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竹简,递给郑玄:“郑老,这是恩师收集的情报,全都在这里了,您请过目。”
“好。”
郑玄点点头,接过竹简。
哗啦。
展开竹简,郑玄眼珠子上下一翻滚,上面有时间,有情报内容,乃是最最原始的情报汇集而成,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单从情报的内容上来看,还没有发现黄巾复辟的迹象,不过只要仔细分析,扣扣里面的细节,便可找到端倪。
郑玄何其聪明,眼珠子上下一翻滚,便皱起了眉头:“刘郡守的情报果然很及时,不得不承认,青州黄巾的确存在复辟的可能。”
“哦?”
管宁同样愣怔:“师兄......”
郑玄将情报递给管宁:“幼安,你自己看吧,刘郡守没有撒谎。”
管宁立刻接过情报,展开浏览,仅仅只是一眼,整个人便彻底怔住,惊得目瞪口呆:
“这......这怎么......这怎么可能?”
“青州境内,竟然有这么多黄巾?”
“该死!”
及至此刻,管宁已经不再怀疑刘铄,甚至为刘铄主动前来,提出这样的请求,表示理解、感谢,对方此举的出发点,至少是善意的。
刘铄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继续添油加醋道:“在下不想让康成书院消失,同样不想让郑老灾难。”
“与此同时,在下同样想要办学,以官府的名义,让每一个适龄的孩童都有学可以上,长此以往,汉室根基方才才可以稳固。”
“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实不相瞒。”
刘铄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地道:“在下现在做的事情,便是这句话,开春以后,东郡、陈留的百姓便会在官府的带领下,开荒屯垦,而且还发明了全新的开荒农具。”
“而在老百姓开荒屯垦时,他们的孩子无人照料,便可送去读书,在下已经派人摸清了两郡的庠序,如果能得郑老相助,经师的问题同样可以解决。”
庠序相当于是后世小学、幼儿园的标准,它们分布在乡村之间,需要大量的经师授课,可现在的刘铄,哪里有那么多人可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铄才把主意打到了郑玄的身上,希望他能把书院迁徙到东郡办学,如此一来,随便挑一批人出来,便可满足庠序经师,把教育体系先恢复部分。
至于郑玄的书院?
刘铄相信,肯定有能达到大学水平的,但也有是在初中、高中阶段的,如果可以将他们有机的划分开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成长会更快。
至于从大学里毕业的书生,刘铄更是能包分配,全都可以到自己的体系下实习,填充因快速扩张而导致的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
从某种意义上说,郑玄来东郡办学,乃是一举多得的妙举。
不管是对郑玄而言,亦或者是刘铄而言,尽皆如此。
“......”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刘铄几乎把自己掏干了,却始终没能从郑玄的脸上,找到一丝一毫的心动,不得已之下,他只能试探性询问:
“不知郑老,以为如何?”
“这个......”
郑玄似乎显得依旧有些犹豫。
毕竟,兹事体大,关系到了书院未来的发展,岂能轻易下决心:“刘郡守,这样如何?今年开春,郑某先去东郡参加竖碑仪式,然后再做决定。”
“可以!”
刘铄极其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然没问题,兹事体大,理当如此。”
郑玄揖了一揖:“多谢郡守理解。”
“哦对了。”
言至于此,郑玄皱了皱眉,轻声道:“不知刘郡守可否与某说说,当初数十万黑山军乡民来到东郡时,您是如何敢将其收留的?”
“这......”
刘铄诧异,试探性问道:“郑老莫非不知?”
郑玄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淡笑道:“实不相瞒,幼安没与我说,要我当面问你。”
刘铄颔首点头:“原来如此,其实很简单,在下身为汉室宗亲,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任何一个汉民。”
“从始至终,在下脑海里就只有一件事,如何才能将其安置,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多少粮草,才能将他们安置。”
“把这些物资统计出来后,那么最后想的便是,这些钱谁来出?如何出?该怎么出?才能令双方都满意。”
郑玄惊诧不已,眼神更亮:“刘郡守全心全意为民做主,郑某深感敬佩。”
刘铄拱手还礼:“哪里,当官不为民做主,还不如继续浪迹天下。”.
(https://www.lewenvuxs.com/864/864865/10971395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v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vuxs.com